「商場醫生」沈永年 「診治」商場

今年58歲的沈永年,多次為經營不善的商場重新定位、包裝,並策劃成為本港著名主題商場,被譽為「商場醫生」。回顧沈永年的事業,可謂峰迴路轉,既有17歲成功創業,又有因炒股而一鋪清袋,最後振作東山再起,絕對可以拍一出電影。

17歲創業做老闆 賺得第一桶金

沈永年小時候家境不佳,一家七口住在土瓜灣板間房。父親長年在外行船,他身為長子,從小就要幫忙照顧弟妹,減輕母親的負擔。「我小學時已經去街市買餸,還有煮飯、洗衫。」沈永年在位於長沙灣的辦公室接受《龍週》訪問時說,艱苦的童年生活,訓練出他的獨立個性。他亦早早定下目標要做老闆,在事業上自己作主。

16歲中學畢業後,他在一家電訊公司工作,期間到大學進修電子工程,約一年後辭職,與拍檔租了深水埗黃金商場地庫一個50呎鋪位賣電腦及相關配件,不到3年已賺得第一桶金。

少年得志,但他依舊努力,堅持每天一大早回鋪頭抹櫥窗飾櫃,亦因此偶遇一位新加坡商人,邀請他做一款電腦屏幕的代理,自此生意越做越大。「如果我不是這麼早回鋪頭,那個新加坡人很可能找了別人合作。」沈永年說。

後來沈永年的生意不斷擴充,開了十多間分店,又經常周遊列國傾生意,令他眼界大開。「我留意到外國商場很有特色,回港後我也將當中一些元素用在自己的鋪位。」結果成功增加客流量,連「鋪王」鄧成波都找他幫手搞旺旗下商場。後來越來越多人慕名而至,找他做商場策劃,黃埔蔡瀾美食坊都是出自他手筆,「商場醫生」這美譽亦由此而來。

投資失利 內地捲土重來

可惜,正當沈永年事業家庭兩得意之際,有一段時間他一度沉迷炒股,結果1997年一場金融風暴將他打回原形,「由原本住飛鵝山自置物業,變成在美孚租樓住,還經常有收數佬上門追數。」沈永年形容自己當時輸得一敗塗地。

「人生總會面對失敗,但一定要懂得站起身,重頭再來。」沈永年感到非常沮喪,幸好他積極樂觀,返回內地發展,在深圳重新創業做地產策劃,鋪位比他在黃金商場的第一間鋪還要小。雖然如此,他亦咬緊牙關,捱過艱難。

憑著個人努力和豐富的商場策劃經驗,沈永年參與廣州太平洋電腦城、深圳佳寧娜友誼廣場等多個商場的策劃,事業再次踏上康莊大道。兩次創業成功,沈永年強調,首要條件是人脈,甚至比資金更重要。「人際關係是成功的入場券,身邊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幫手,所以要善待別人。」他說。

進軍網紅界 做YouTuber

在內地工作20多年,沈永年對內地情況瞭如指掌。他坦言是內地給他重新開展事業的機會,因此當他看到媒體一味把內地的不好放大,會感到不值,希望向大家呈現內地真實一面。於是他開始透過YouTube介紹大灣區,至今已製作200多條短片。有時他也會透過短片分享人生哲學,大受歡迎。

沈永年笑言,最初是女兒教他用YouTube,現在自己的粉絲人數卻遠超女兒的頻道。談到教育兒女,向來熱愛運動的沈永年說,他很注重培養兒女對運動的興趣,從而建立親子互動關係,「我最喜歡帶仔女去行山,因為有很多機會聊天。」他一臉滿足地說,父母與子女增進彼此的了解就是這麼簡單。

002

▲▼沈永年拍攝短片介紹大灣區特色

005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