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強烈反對下,日本政府仍一意孤行,計劃最快8月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福島核污水的排放計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核污水排放,而且將會持續30年,這對香港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今期《龍週》將探討有何應對之策。
日本食肆首當其衝 漁民憂生計
有統計指,截至去年,香港已連續16年成為日本食品的最大輸出地區。2022年本港進口的日本畜牧業產品,佔當地出口量逾18%;另外,本港亦是日本農產及水產的第二大海外市場,進口貨值佔比分別達14%及19%。若日方排放核污水,勢必對本港部分進口商、分銷商和零售業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另外部分食肆及超市亦可能會因市民對日本食品的需求減少而受到影響。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認為,日本核污水排海對本港的影響,首當其衝的是日本食肆。根據之前日本「311」大地震的福島核災事件經驗,即使政府加強檢測,但市民對健康仍然會比較緊張,因而減少光顧日本食肆,生意將受到很大影響。
陳凱欣是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她高度關注事件,早前亦曾接觸本地漁民,了解他們可能受到的影響。而漁民最擔憂的是對水產造成核污染,或影響到日後出海捕魚或水產養殖等,繼而影響漁民的生計。
陳凱欣也從漁民了解到,一些魚類的活動範圍很廣,例如日本的池魚及沙甸魚在24小時就能游到80公里以外的地方,按這游速,很快可游到南海一帶,然後進行交配和產卵,對食物鏈都會帶來影響。
日本核污水排海已經迫在眉睫,陳凱欣認為應及早應對,除日本食肆和漁民外,政府應盡快檢視還有哪些行業可能受到影響,集中資源協助他們渡過難關。

政府擬禁10都縣水產品
政府早前發出公告,為確保香港的食物安全和公眾健康,以及基於預先防範原則,計劃一旦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污水,就會即時禁止10個日本都縣的水產品進口,包括所有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
一旦政府正式施行有關禁止進口措施,市民將難以在香港品嚐到從生蠔捕獲量大的宮城縣、盛產依勢龍蝦的千葉縣,以及盛產鮟魚康魚的茨城縣所進口的水產品。
此外,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多次就福島核污水的排放,以及政府的管制措施作出回應。他早前表示,政府除了會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外,亦會加強檢測其他水產的輻射水平,預計每年需要額外花費逾1,000萬元,用於購買儀器及增加檢測數量,以保障食品安全。
陳凱欣認為,政府每年需花費約1,000萬做檢測,這筆錢日本政府是不會找數的,所以最終要由香港人來承擔,全港市民都變成受害者,影響十分廣泛。
「水會流,魚會游,核污染也會擴散。」最令陳凱欣擔心的是,日後做檢測的食品和來源地可能會越來越多,政府每年用於檢測的費用可能會不斷增加,故她更傾向採取禁止入口的強硬方式,「落閘是最好」。
陳凱欣還建議,由於不少港人喜歡去日本旅行,政府應考慮對日本相關地區發出旅遊警示,提醒市民有關潛在的風險。「吃了核污染的食品,對身體未必有即時明顯的影響,但可能有少量污染物潛藏在體內,長遠可能增加患癌等風險。」她認為,這也會間接加重本港的醫療負擔。

約1800間日式食肆受影響生意已跌三成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現時全港有近1.8萬間食肆,當中約一成即約1800間是日式食肆。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信息發酵了一段時間,很多供應商特別是日本食材的供應商,以及日本食肆的生意都受到影響。「有一段時間,生意突然跌了下去,近日好像回升了一點。有人甚至講笑,趁現在日本未排放核污水,趁現在仍安全趕快去食。近日又的確多了人出來食日本餐。」黃家和表示,整體來說,本港的日本水產進口量已經減少,日本餐廳整體生意下跌了兩至三成。
對於政府擬禁日本10都縣水產品,黃家和估計只佔整體日本出口水產食材量15%左右,數量上不是很大。但10都縣中的東京都是水產集中地,很多運輸皆經此地運來香港,因此在運輸和從其他都縣尋找食材的成本勢必增加,預料食材價格上升幅度或達到15%左右。
黃家和表示,業界已做了最壞打算,目前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替代品,並加強推廣,以降低市民對日本食材的憂慮,「其實現時本港的日式食肆中,部分不是很高端的食肆之前採用的食材,大部分已經不是從日本進口,有一些替代品,所以影響未必是很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如何加強市民的信心。」
對於本港一旦禁止日本水產入口會否引發走私的問題,黃家和認為可能性很低。他解釋,日式食肆的水產很講求新鮮,一般都會採用空運方式,在檢查方面嚴格。若要走私就只能用船隻,但船的航程需時長,運到香港的水產已經不新鮮,所以走私水產是沒有市場。
各地政府如何應對日本核污水排放
對於日本政府計劃將福島核污水排放入海洋,各地的政府都有各自不同的應對:
中國內地:作為日本的鄰近國家之一,中國政府一向反對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水,並於7月7日起禁止福島及10個鄰近都縣的食品進口,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亦需附上證明及全部查驗。
香港:一旦開始排放福島核污水,將即時禁止10個鄰近都縣的水產品進口。
澳門:一旦開始排放福島核污水,將暫停包括東京都、千葉縣等9個都縣的水產、蔬菜和水果的進口申請,不排除進一步要求其他縣的進口鮮活食品均需附上輻射檢測證明和通過查驗。
台灣:台灣政府並沒有杯葛日本福島核污水的排放。台灣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只稱會密切關注,並強調福島排出核污水主要會隨北太平洋洋流往東太平洋及美國方位移動,僅小部分會流向台灣,最快在排放後一兩年到達台灣海域,並已經進一步稀釋。
韓國:自2013年起禁止進口來自福島、茨城、千葉等都縣的所有水產品,並禁止福島縣的稻米和菇類食品進口。
歐盟:歐盟此前要求福島等10個縣部分食品提供放射性物質檢測證明,但限制的種類已分階段縮小,目前僅要求福島縣的部分水產品和野生菇類、宮城縣的部分野菜類等提供檢測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