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家 一站式家暴防治中心

提起「家暴」,很多人都會想起「和諧之家」這個名字──在過去幾十年,和諧之家因為處理家庭暴力事件而為人熟悉。和諧之家總幹事李劉素英接受《龍週》訪問時表示,相比上世紀80年代成立之初,現在市民的求助意願明顯提升,但社會的家暴問題依然嚴峻,和諧之家的使命任重道遠。

疫情期間兩代衝突增加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家暴呈報數字,現時本港每年的家暴個案約有4000多宗。不過,李劉素英指這些數字只是冰山一角,並非真實的數字,因為新聞報道的一些倫常案或家暴個案,並不是社署的個案或是沒有社工跟進的個案。

「就我們中心而言,現時家暴求助個案主要是婦女受虐,其次是虐兒和受虐男士。但近年我們注意到多了夫妻互打的個案,以及成年子女與同住父母發生肢體踫撞。」李劉素英十分關注兩代相處而發生的家暴個案。

她舉例,曾有個案是因為子女態度不禮貌而與父母起爭執,其間兒子以手襲擊父親,母親上前阻止亦被打傷。還有個案是兒子與父親爭廁所起爭執,父懷疑用手打他,並用粗口指駡。

李劉素英指出,由於疫情關係,近年家暴個案多與此相關。談到最難忘的個案,她憶起一名約60歲的媽媽,因與女兒發生衝突而要求入住庇護中心。「疫情期間,媽媽要求阿女出街回來後,要將鞋消毒再換拖鞋,或指定坐在某個位置等程序。阿女認為媽媽出完街同樣會帶細菌回家,要求媽媽也要跟足程序。阿女因媽媽沒跟足序便推撞媽媽,媽媽被撞到嘴角流血。衝突期間,阿女還捏住媽媽條頸。」

▲和諧之家總幹事李劉素英

家暴曾是社會禁忌話題

由1985年成立全港首間為受虐婦女及其子女提供服務的庇護中心開始,和諧之家至今已發展成為一站式的家暴防治中心,服務包括預防性社區教育工作、受虐及施虐者輔導、兒童目睹家庭暴力輔導及親職技巧訓練,亦為跨專業人士提供培訓,並倡議政策及法律的改革。

此次訪問安排在和諧之家位於觀塘樂華(南)邨的「賽馬會和諧一心家暴防治中心」進行。該中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於06年正式啟用,是全港首間家庭暴力防治中心,為受家暴影響的家庭提供一站式全面服務。

李劉素英回憶起80年代的香港,家庭暴力在社會上仍是一大禁忌話題。「公眾對婦女受虐的討論及關注不及現時多,而且那時候婦女的社會及經濟地位均較男士低,遇到家暴問題亦不敢求助,故本會成立的初衷是為受家庭暴力影響的婦女及兒童提供保護及關懷,並提升公眾對家暴議題的關注。」

李劉素英介紹,和諧之家有三大願景:一個建基於和諧、關懷、互相尊重的社群;一個零容忍家庭暴力的社會;一個能培育各階層人士回饋社會的環境。

▲婦女在小組中繪畫自畫像,表達自己離開暴力關係後的自己

訪問中,李劉素英談到和諧之家未來有五個發展重點:一,青少年子女與成年子女跟家人相處及衝突問題;二,長者受虐問題;三,為了配合不同家暴人士的需要,會另覓開放式緊急住宿服務;四,增加少數族裔家暴問題的服務,以提高少數族裔人士求助的意識;五,拓展網上服務,包括網上輔導服務、小組治療和推廣社區教育。

▲與義工團隊一同組織親子活動,讓參與家庭透過活動加強與家人的關係

1. 熱線服務

2. 輔導服務

3. 婦女及兒童庇護中心

4. 小組活動

5. 社區教育服務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