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動香港體育基金 以體育造就青年

運動能強身健體,亦能讓大腦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使人產生愉悅感。但在香港這個生活節奏急促的城市,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卻似是可望不可及。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的成立,正是希望提供運動訓練課程和比賽等項目,讓基層學生透過運動培養積極向上的正面思維。

辦屋邨青年籃球賽 逾千人受惠

政府自2002年就提出要落實體育普及化,但至今本港僅得5%學童的運動量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有機會影響到體質和學習能力。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總幹事江嘉惠接受《龍週》專訪時介紹,機構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宣傳健康生活,即每日一小時的中強度運動。同時,透過向基層青年、少數族裔和殘障人士推廣有益身心的運動,達致社會平等,促進社區共融。

《邨Jump!》屋邨籃球聯賽和訓練計劃是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的品牌地區項目,於2019年首辦,為屋邨青年提供專業籃球培訓和正規比賽。四年來,總受惠人數超過一千人,球隊數目已由4隊擴展至38隊,增長近十倍,其中就有觀塘順利
邨的隊伍「順利鳳凰」。

「其他體育比賽一定要精英才能上場,但我們希望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去體驗比賽的感覺。」江嘉惠說,該計劃與香港甲一球隊合作,參加者由有豐富經驗的教練指導,在聯賽中奪冠的隊伍能到修頓球場比賽,更有機會到內地參觀運動場館、與專業運動員交流,拓闊視野。

▲小學長跑班

活動多元配合不同人士需要

為了促進社會共融,凝動香港體育基金所舉辦的活動開放予所有對運動有熱誠的基層青少年,包括肢體殘障、智力障礙等任何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士,並配合其需要,設計有比賽元素和挑戰性的體育培訓項目,例如讓輪椅人士練習擲飛鏢。「流汗是運動的一個指標,但對於特殊需要人士,我們除了鼓勵運動,更想將運動的快樂傳達給他們,雖然有肢體殘障,但也能享受運動競技的樂趣。」江嘉惠說。

青年在成長過程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重要;而成人工作壓力大,尋回自處的時間就十分寶貴。江嘉惠表示,疫情之下,學生轉為在家上網課,家長上班之餘,又要監督小朋友上課、輔導功課,壓力倍增。曾有過度活躍症的學生與父母一起參與機構的體育活動,「家長做完瑜伽後,給我們反饋,說能睡個好覺。」

「有人想擴闊社交圈子;有人想減肥;有人想紓緩壓力,這些都能透過運動達到。」江嘉惠又說,現時年輕人喜歡「打卡」,機構曾接收過來自兒童院或青年宿舍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運動攝影課程;課程由資深攝影師和運動教練執教,學生既能學攝影又有動力運動;計劃尾段更安排他們參與不同比賽的攝影工作,作品會在大型攝影展中展出,作公眾教育用途,可謂「一石二鳥」。

▲凝動香港體育基金職員合照

邁入10周年 冀推出海外交流

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在2013年成為獲稅務局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至今已10年。踏入新一年,機構也訂立了新的工作目標。江嘉惠透露,計劃為持續參與機構活動的舊生提供外地交流機會,包括到美國培訓、參加NBA暑期訓練營,或到大灣區城市交流等,讓基層青年增長見識,更有動力向上流動。

▲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總幹事江嘉惠接受《龍週》專訪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