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熱潛藏大風險

港股從去年9月底展開新一輪升浪,恆指在短短不足5個月由23235點直撲今年2月17日創下的31084點高位,最近熱炒的新經濟和科技股雖然回調,但大市仍然站穩在29000點左右的水平。在中概股回流潮及內地「北水」瘋狂流入的推動下,港股成交急增,倍升股湧現,但在一片欣欣向榮背後,仍然有不少散戶損手爛腳,揭示炒股存在極大風險。

個案一:炒科技股 驚嘆跌幅太誇張

在最近的科技股熱潮下,芯片股在全球缺「芯」的情況下熱炒。已有3至4年股齡的馬小姐特別注意到中芯國際,「大家都說中芯是優質股,所以我趁回調時入了一點。」

當中芯股價從去年7月逾42元高位回調到29元水平時,馬小姐以為這時入市已經「很安全」,但令她十分意外的是,股價一直跌至16元,「原來優質股跌了差不多一半,還可以再跌一半,太誇張了,回調幅度太大。」無奈之下,她決定忍痛止蝕,投入的2萬元在短時間輸了近半。

從2017年開始炒股,馬小姐前前後後共投入十多萬元,大約蝕了6萬元。「當初開始炒股,也是在股市熱潮之下,周圍都聽到人說全職炒股,一天就可在股市賺一千,好過上班只有500至600元。我都覺得很心動。」馬小姐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形容自己原本對金錢的概念是要保本,但聽人講得多,慢慢意識到錢存在銀行會「蝕錢」,要抗通脹,所以要做一些投資。

剛開始炒股,馬小姐做了很多研究、看了很多投資書,專門研究細價股,發現跟著熱炒股會比較容易賺錢,「剛開始時,的確很容易賺錢。投入2至3萬元,最多賺1萬多。」

不過,當恆指在2018年1月創下32966點歷史新高後,港股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下持續走弱,馬小姐投資在股票的錢開始越蝕越多。

「經常在高位買,一直沒升上去,可能是在選股方面有點問題。」從最初在找換店工作,到現在投身於設計行業,馬小姐在投資心態上也有所改變:「以前喜歡玩即日鮮、細價股,現在玩長線、投資優質股,分散投資,每隻只會投入1至2萬元。」

▲馬小姐驚嘆科技股跌幅太誇張

個案二:長線收息股輸得更慘 嘆無穩陣股票

最近熱炒的新經濟股和科技股大幅回調,是否意味投資傳統的大藍籌更穩陣?已有十多年投資經驗的李先生告訴《龍週》記者,世上已經沒有穩陣的股票了,「連匯豐都可以不派息;中移動這些收入穩定的股票,美國話除牌就除牌,股價一天可以跌近一成。」

李先生向記者展示了從2007年開始買入的匯控股票,並且一直以股代息持有至今,總共投入的金額超過40萬元。他雖然避過了最近的新經濟和科技股回調,但直言「投資新經濟股都無蝕得咁慘」。

李先生最高是在140元以上買入匯控,平均價接近100元,以匯控現價40多元計,虧蝕逾半,「股價雖然跌了很多,但它之前一直有派息,所以我在2009年把實物股拿了出來,存放家裡,並且一直以股代息。」

李先生與很多老一輩的香港人一樣,買入匯控是作為退休收息之用,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匯控於去年4月1日突然宣佈停止派息,股價一度跌穿2008年金融海嘯的28元世紀供股價。

這次停派息的理由雖是應英國有關部門要求,但李先生仍然無法接受。「佢話停派息就停派息,如果依靠股息生活怎麼辦?現在雖然恢復派息,但卻改變了長期派息政策,由一年派4次減到2次,派息亦減少了。」

李先生另一隻重倉股中國移動,最近也在美國紐交所的ADR除牌行動中慘蝕,「一隻市值達萬億元的大藍籌,收入穩定,但一天的股價可以跌近一成。」他買入中移動的平均價是70元,最低曾跌至39元,帳面最多曾蝕逾30萬元。

自認是穩陣型長線投資者的李先生,經過這連串事件後信心開始動搖。匯控的停派息事件和中移動除牌事件,讓他覺得股票市場存在不少陷阱和風險,並慨嘆「世上已經沒有穩陣的股票了」。

▲李先生展示長年投資的匯豐等股票

股市暢旺 股民辭職專心炒股

在過去一年的股市熱潮下,坊間湧現不少「少年股神」。有網民最近在網絡討論區表示,有同事今年1月見股市暢旺,辭職專心炒股,結果近日股市向下,卻找不到工作而後悔。

這名網民說,同事今年1月底炒美國電子遊戲零售商GameStop賺了幾十萬元,於是2月中遞交辭職信,打算全職炒股。「依家佢(同事)仲有一個禮拜就last day,但佢同我講話工又無搵到,但港股、美股呢排一齊跌,呢排啲工又難搵,佢都有少少後悔辭職」。他慨嘆說:「呢個故事教訓大家,賭贏之後,千其唔好再瞓身家再賭,用金融版今日睇到嘅一句話送畀大家:輸錢皆因贏錢起」。

網民「hotquery」回應說:「呢種情況,我從剛剛出來做嘢,幾十年了,不斷重複,阿媽講過,輸錢都是因為最初贏錢起,記得你不是專業投資者,後邊無一班人與資源,炒個買餸錢或者可以。就咁樣致富,唔係無,不過要下邊好多人墊底」。

網民「IamErine」則留言說:「兩三個星期前成日聽到啲同事密密傾,話錢好易賺,最衰唔夠膽瞓身,夠膽就贏多啲,又話買邊隻邊隻。上星期開始個個都開始黑口黑面,而家就聽佢地呻輸幾多幾多。好彩佢哋無膽瞓身,唔係就瞓街。」

專家五大投資錦囊

每次股市熱潮,都有人損手爛腳,散戶如何才能避開這些風險?《龍週》就此訪問了投資達人、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向大家傳授五大投資錦囊:

1.分散投資

從2000年的香港電訊事件,到最近的匯控停派息事件,都反映穩陣股票背後隱藏著很大的危機:這些股票一般投資額大,如果是全副身家依靠收息維生,一旦不派息就會很危險。

2.最好用閒錢投資新經濟和科技股

新經濟和科技股雖然有很大升值空間,但普遍估值過高,股價波幅大,不宜高追。所以,要耐心等待回調時機入市,而且注碼不宜過大。選股方面,宜選龍頭股,例如騰訊、阿里巴巴等。

3.新手宜投資龍頭股,可買ETF

龍頭股市值大,業務有一定規模,股價較穩定,適宜新手投資。如果完全不懂股票,新手可以買入ETF,包含一籃子股票,不用做太詳細分析,贏面較大。

4.注意政策風險

譬如,像中移動等中資電訊股因政治因素被美國紐交所除牌引發的股價大波動,以及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等內地政策風險等,這些股票都不宜持貨太重;另外,在目前中美的緊張關係下,也應避開仍未被美國除牌的中資股,「除牌的時候,可能是最佳入市時機」。

5.避開細價股

市值在10億元以下的股份,在資本市場來說太小,很容易被「舞上舞落」,散戶很容易招致損失。即使投資細價股,也要看基本面,以及盈利能力、派不派息等往績。

▲李兆波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