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團結退休教育工作人員為宗旨的香港高齡教育工作者聯誼會(高齡教工會),在 23 年前成立時只有十數人負責籌組,時至今日會員總人數已超過7300人。多年來,該會舉辦的活動種類繁多,務求讓一眾會員「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逾7300會員 年齡中位數71歲
「我們最初只有十、三四人籌備這個聯誼會,後來逐漸壯大,現在恆常參與活動的有大約1000人。」高齡教工會會長羅慶琮接受《龍週》訪問時說,他們的會員主要是退休教師,也有從教育部門退休的人員。雖然會員年齡中位數達71歲,但仍活力十足。
「合唱團、書法組、乒乓球組、攝影組、舞蹈組,我們還不斷有新的活動組,例如去年就增加了圍棋組。」羅慶琮如數家珍地介紹說,這些興趣班組都很專業,以打乒乓球為例,大家最初不太懂,學了一年左右,都打得似模似樣。 這些活動看似普通,其實不少都別具特色。譬如,書法組成員組織去內地的蘭亭旅遊,參觀書法、文房四寶展覽;中樂團去年獲邀為新加坡慶祝開埠200週年演出;乒乓球組到汕頭參觀盛產世界冠軍的乒乓球員訓練基地。
羅慶琮憶述,他曾經參加高齡教工會組織的絲綢之路旅行,同行者有中史科退休教師,沿途給團友講解相關歷史,增添趣味,令大家更投入行程。

疫情期間派逾萬口罩
高齡教工會會務蓬勃,每年舉行3場大型活動,包括教師節、新春聯歡,以及穗港澳三地聯誼活動,但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有所調整,就連換屆就職典禮也由6月推遲到8月舉行。
早前疫情嚴峻,市面上口罩供不應求,高齡教工會理事會於是動員60位義工,逐一打電話給會員慰問,向有需要的會員派送口罩。「口罩主要來自有心人的捐贈,我們先打電話給年紀較大的會員,了解他們的近況,當中最年長的已經 102歲。」羅慶琮說,每人可領10個口罩,至今已派出超過1萬個。

會員越來越多 油麻地會址不敷應用
羅慶琮於2010年退休後加入高齡教工會,已經當了6年會長的他說,該會發展順暢,最大的困難在於會員人數越來越多,位於油麻地的會址地方不敷應用,有些活動如跳舞班和乒乓球班等,需要在外面租借地方。
除了積極舉辦活動,讓會員晚年生活過得充實,高齡教工會也希望為社會繼續作貢獻。在抗戰勝利70週年的時候,他們的合唱團到十多間學校講述抗戰事蹟、唱抗日歌曲,又出版了一本名為《鶴髮話當年》的紀念專輯,當中有經歷過二戰的會員分享他們當時在港的情況。他們將專輯派發給各學校,大受歡迎。
「高齡教工會其中一個使命就是要將我們這一輩的經驗,當中的優良傳統傳承給下一代人。」羅慶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