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寨城公園中的STEM

STEM Anywhere是STEM Sir一向在電視節目和漫畫中的口頭禪,意思就是希望大眾有一個信息,就是STEM的學習可以是無處不在,它早已經出現在大家身邊,只是沒有人會留意當中的STEM元素,那麼究竟STEM是什麼?

單是在字面上的解釋是由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所組成,但簡單來說就是要利用以上科目中的技能來進行解難和創建。可以將STEM看成融會貫通運用知識的能力,而學習STEM就是要替學生建立未來工作的技能,為與未來世界接軌作好準備。

3018QC001_

一物一景 都是STEM的內容

試利用九龍寨城公園來讓小朋友來一次有趣的STEM課,一走進九龍寨城公園就可以見到城牆遺跡,從城牆的遺跡中可以看到牆身是用長方體的磚疊砌而成,這正正是小學數學科所學到的立體圖形,以及密鋪平面應用的例子。同時,從砌磚的間段式排列,可以知道當時已運用了建築力學的工程設計。

另外,從觀察公園內的亭台樓閣的頂部設計,就是利用了多塊瓦片一層一層的疊砌出斜面屋頂,瓦片屋頂不單能夠讓建築物的室內達至冬暖夏涼的效果,而且在下雨的時候,瓦片屋頂所形成的斜面更能夠有效地排走屋頂雨水。

在寨城公園內擺放了一輛人力車,是香港早期依靠人力來拉動的交通工具,人力車有兩個輪子,車上有一個座位,可坐一至兩個人,車身上有一對平行的支撐桿子向前延伸,由一位車伕在前面拉行。而當車伕把人力車托起時,就是利用了槓桿原理,支點是兩個輪子,重點是座位,而力點是一對平行支撐桿。

3018QC006_

STEM需要選擇學習班嗎?

有很多家長常問應替小朋友選哪些STEM學習班?家長們應該多安排不同的親子活動,多帶小朋友外出遊玩,從不同的景點開始進行學習,就已經啟發了小朋友腦子內的多元學習空間,這樣遠比報讀STEM課程更見效。就是要透過外出遊玩來培養小朋友的1.發問、 2.觀察、3.聯想、4.欣賞及5.找答案的習慣。

為何在松徑上有風?

走進公園裏的松徑可以欣賞到不同種類的松樹,無論松徑外有多曬,只要細心在松徑上漫步,不但能夠遮擋猛烈的陽光,也能夠感受到陣陣涼風。

空氣會從密的地方流向疏的地方,樹蔭下的溫度比樹蔭外的溫度低產生溫差,加上在陽光之下樹葉會進行光合作功釋出大量氧氣,樹蔭外的空氣受熱上升,樹蔭下的空氣便流出去補充,所以就能在樹蔭下產生流動的空氣而形成了風。

松徑附近有一個人工湖,當湖表面的水被蒸發時,湖面的空氣受熱上升,人工湖四周的空氣亦會流過來補充,同樣能夠產生風,協助環境進行降溫作用。

在九龍寨城公園走一轉,除了能夠認識與九龍寨城相關的歷史外,還能夠發現以上幾項與STEM相關的內容,可引證STEM真是無處不在。

3018QC002_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