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從一窮二白躍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中發展歷程蕩氣回腸。今天的中國信息暢通、公路成網,天塹變通途,當前翻天覆地的變化,實在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維持人流物流的正常運轉,貫通東西南北,必須要依賴發達的交通系統去支持。近年來,中國的公路網絡以發展迅速,以往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已一步步地以公路貫連,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
中國公路工程典範
因地緣所限,各省市天然資源分配絕不平均。為了解決問題,中國用了總長469萬公里的公路連通東西,即使偏遠地區,也可以快捷、安全地與大城市連結,特別是高山環繞的西北地區,更擁有被譽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往時來往四川及西藏一帶,大多使用川藏公路南北線,翻山越嶺不但費時更易生事故。自從雀兒山隧道通車後,只需十分鐘就可以安全通過人稱 「川藏第一險」的雀兒山。
而對於雲南華寧縣來說,村民憶述農村公路都是一條條羊腸小道,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鬆軟泥濘,路面坑坑窪窪,車輛難以通行。但經過國家以補助資金改善村通硬化路、窄路加寬、農村公路路網改善工程、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危橋改造工程後,有助於物流人流的暢通。當地出產的柑橘皮薄多汁,通過公路改善工程後,保鮮期只得七天的柑橘不但能售予附近城市,更可通過公路網絡於兩天之內由中國西南運到北方,令3,000公里外的人民都可以品嘗到新鮮柑橘之美,農民亦可賣個好價錢,一舉兩得。

「一帶一路」助外國建設公路
南北高速公路是黑山第一條高速公路,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全長約180公里,2015年5月開工,共分5段建設。公路連接南部港口城市巴爾與北部城市博爾加雷,是泛歐11號走廊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高速公路將南部的巴爾港同中東歐主要交通走廊和市場相連,通過中國的支持,黑山也能成為歐洲與中國貿易道路上重要的交通和運輸樞紐之一。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將先進的公路技術和經驗帶到黑山共和國,大大提高了當地勞動力的技能水準,更顯示中國公路企業達到了世界標準,為中資企業承建更多外國基建工程發揮了示範作用。

物流軟件如同天眼
除了在硬件上的提升,中國在公路軟件更新上,亦作出極大的進步。愈來愈多的貨車司機以手機軟件尋找訂單,此舉正改變中國傳統的運輸行業模式,以往在公路上行駛的貨車,空載率幾達四成。有公司推出物流軟件,改善了以上情況,從貨車駛入公路開始的所有行駛信息都被紀錄於後台系統,系統會根據客戶需求為司機進行自動匹配。這種以最新的科技整合於交通網路上,令交通運輸變得更有效率,亦將公路運輸的優勢最大化。目前中國高速公路行車里程超過1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為了要跟上新時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中國人必須要以智慧,繼續挑戰運輸系統的極限,再創新猷。
中國公路超越世界
1978年,中國公路總里程只有89萬公里,高等級路、瀝青路和大江大河上的橋都很少,公路標準低、品質差。當時,世界上已有約50個國家有高速公路,而中國的高速公路建設還沒有起步,一些幹線公路雖然鋪上了渣油路面,但因標準低,平均行車時速只有30公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那時乘車出行的真實寫照。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公路里程發展到477萬公里;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達到13.6萬公里;中國99%的建制村已經通了公路。而現在正在興建的杭甬高速公路更將開通不限速專線,預計杭州到寧波161公里的用時將從原先的4小時縮減一半,其時中國也將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不限速高速公路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