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龍週》記者跟隨着西九新動力的深水埗區統籌主任羅國豪的腳步,由石硤尾的下白田邨沿斜路步上位處半山的上白田,頃刻已又累又熱,難以想像平日他還要再上到屹立山頂的澤安邨,甚至一天來回幾次。
途中遇見街坊,婆婆叫了一聲 「豪仔」,便開始訴說交通不便、設施不足等困擾,羅國豪一一耐心聆聽安慰。「澤安邨約有2000戶,逾七成是長者,大多行動不便,但上面只得一條巴士及小巴線,一家餐廳,沒有街市,居民要買菜就一定要落山。路是一條斜路,猶如孤島。」羅國豪其後向記者解釋說。

窮富並存 提供不同協助
街坊口中的豪仔,主要服務的範圍為龍坪及上白田,當中包括了龍坪道沿線的私人屋苑(即畢架山花園及帝景峰)、部分白田邨及澤安邨。該區最大的特色是融合了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居民群體兩極化。豪仔提供的協助也不相同。
他表示, 「私人屋苑的居民生活問題不大,較關注環境配套、衛生治安等,尤其是停車位不足引致附近成為違泊熱點,對他們也有影響,有時需要我們提供專業法律意見。」
至於屋邨居民,最關注的自然是生活衍生的連串問題。豪仔說: 「配套嚴重不足,無障礙通道、升降機等通通欠奉,加上地理位置偏僻,好多老人家哪裏都不能去,有時見他們呆坐整天都好心酸。」
他感慨,白田邨重建,居民獲安排調遷或原邨安置,澤安邨居民本來亦相當期待重建,奈何有關計劃其後擱置,錯失新舊交替的機會。
「我好希望幫他們反映到意見,早前屋邨維修電梯都花了數千萬,大家會覺得為何不乾脆重建?邨內不少老住戶離世,年輕新家庭搬入,其實都無幼兒託管、小學等配套,長遠點算?」他嘆道。

願為社區調解分歧
豪仔的工作其實不只集中於龍坪及上白田,他還着眼整個深水埗區,與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一起為居民提供專業法律諮詢外,還協助統籌各類活動和服務,他形容自己還會充當一個角色—社區調解員。
他說: 「例如街坊維修家居,房屋署可能會有其一套,兩者好易有分歧。我就好似 『和事老』般,一方面了解市民想法,另一方面了解房署可以有什麼做法,幫他們達成共識。」
不過他也坦言,有時為居民反映意見但未能獲相關部門接納時,也會感到灰心, 「好似白田商場其實可以2021年才拆,商場電梯接駁到上白田,起碼方便到居民一半路程,但當時很快就清拆了,居民都未搬得走,只能行斜路。」
雖有沮喪,卻未言氣餒,既然有些非他能解決,便將自己能做的事更臻善美,如早前政府派發4000元,豪仔便協助市民申請,填了近2000份申請表。他稱: 「我好直率,幫到的一定幫,做不到的不會哄你,大家是有需要才來找我幫忙,我要對得住良心!」

投身社區逾10年
30出頭的豪仔,原來投身社區工作已逾10年,起初他在觀塘區任職區議員助理,當年他與團隊在政府未提出解決方案前,成功幫助雷曼事件的一些苦主獲得賠償,令他對這份工作更加熱愛,愈做愈起勁。
之後豪仔為挑戰自己,曾到黃大仙服務,直至2014年開始來到深水埗。他認為,無論任何地區,最重要的是幫到人,街坊一句簡單的 「多謝」,已是他的成功與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