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學院規劃出爐 區議員籲改善配套惠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在觀塘興建公務員學院。有關規劃文件日前終於出爐。觀塘區議員普遍歡迎規劃中的建議,但要求當局趁着興建公務院學院,也改善周邊社區的配套,為街坊帶來實惠。
港府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透露擬將觀塘一幅面積約1.1萬平方米的 「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重新發展,並興建公務員學院。當局近日向觀塘區議會提交的最新文件顯示,該塊用地將興建高座和低座兩幢大樓,其中公務員學院等培訓設施置於高座內,並增設公務員診所;低座則主要用於社福設施,包羅萬有,有加強版 「展亮中心」及訓練餐廳、專業護理人員培訓學院及樂齡科技展覽中心、殘疾藝術家藝術廊、地區康健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等。

興建高低兩幢大樓

文件指出,整個發展項目除了興建公務員學院外,亦會善用該處的發展潛力,讓整體規劃和發展更為系統化,為社區提供其他社區設施,並藉此提升區內的通達性和園景布局。
譬如,政府計劃興建綠化通道、公眾休憩用地,以及研究加強區內連接觀塘港鐵站的行人通道方案,以進一步改善整個區域的連貫性。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早前撰文透露,當局構思的公務員學院,是要加強公務員在發展領導才能、與市民互動溝通、應用創科等範疇的培訓,並加深公務員對國家《憲法》與《基本法》的認識、國家發展和中央與特區關係的了解和國際觸覺;學院也肩負促進與其他地區公務員互動交流的任務。

羅智光指出,公務員學院預計於2026年完成;在硬件落成前,政府會繼續致力加強公務員的培訓。在領導才能方面,當局會研究開設更有系統的領導培訓課程和研究開辦為公務員專設的公共行政學位課程;亦開始着手研究為一些公務員領導發展及行政管理課程進行資歷認證的可行性。

另外, 「為配合政府推動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我們亦會加強公務員在創新思維及科技應用的培訓。」他說。

154QC001_
▲政府文件展示的公務員學院規劃圖

陳華裕:盼解決人車堵塞問題

觀塘區議員陳華裕接受《龍週》訪問時表示,歡迎政府的公務員學院規劃,但希望政府充分利用興建公務員學院的契機,解決好學院附近福塘道一帶整體欠缺規劃的問題。

陳華裕指出,福塘道一帶位於翠屏南、北邨通往港鐵觀塘站的咽喉位置,翠屏南、北邨有數萬人口,如果加上曉麗苑、秀茂坪,人口更多,所以該區經常出現塞車和人流擁擠的情況, 「政府興建公務院學院的時候,應趁機減少福塘道和福寧道一帶的迂迴路段,以此減少觀塘道到鯉魚門道車流堵塞的問題。」

籲建行人設施 連接翠屏和港鐵站

在行人道方面,陳華裕認為,政府可考慮在公務員學院內加建高架行人設施,並沿途加升降機塔,接駁翠屏南北邨及至觀塘泳池,讓翠屏南北邨的居民可以直達港鐵站。他說:「政府還可以考慮興建地下通道或高架橋等行人設施,讓翠屏南北邨的居民可以更便利地前往市中心,而不必穿過港鐵站前往市中心。」

至於福塘道現時的臨時巴士總站,是原裕民坊和協和街的巴士總站搬遷來的臨時巴士總站,雖是臨時巴士站,卻受到居民的歡迎。陳華裕建議政府在新建的公務員學院內保留現有的巴士總站。

除此之外,陳華裕認為,政府還可以考慮善用公務員學院及各項培訓設施,讓觀塘區的居民及社會組織可以借用這些設施。

螢幕截圖 2019-05-16 下午12.03.17
▲陳華裕議員希望政府藉興建公務院學院整體改善福塘道規劃

徐海山:建無障礙通道連觀塘大廈

觀塘區議員徐海山同樣支持政府的公務院學院規劃。他向《龍週》記者指出,規劃中的低座相鄰的觀塘大廈有數百個住宅單位,落成逾50年來一直未有無障礙通道連接其他道路、設施,居民日漸老化多需輪椅輔助,出入十分不便,建議政府修建一條無障礙通道,連通觀塘大廈至低座行人平台及觀塘港鐵站。徐海山解釋,觀塘大廈與觀塘港鐵站很近,但大廈與地鐵站之間是一個小公園,有幾級台階,長者及輪椅人士出入非常不便。他說: 「觀塘大廈的居民搬入去時,行得走得,現在許多居民都年長了,好多人要坐輪椅,我經常見到有長者要坐在輪椅由親友抬着出入,如果不走這條道,就要由月華街經由一條大斜坡路出入,不但路途遠,而且多車多人,較危險。」

螢幕截圖 2019-05-16 下午12.05.15
▲觀塘大廈缺乏無障礙通道,長者及輪椅人士十分不便

徐海山透露,他曾多次與康文署及其他政府部門協商為觀塘大廈興建無障礙通道,但一直未能落實,希望政府當局可以藉這次興建公務員學院的機會,解決觀塘大廈無障礙通道的問題。

徐海山亦指出,近年觀塘港鐵站擁擠問題日益嚴重,但礙於月台及大堂面積所限,一直未能解決, 「政府可考慮利用觀塘道及周邊空間,加強月台及車站大堂,解決觀塘站擁擠及行人通 道連接各區的問題。」

螢幕截圖 2019-05-16 下午12.02.51
▲徐海山議員在區議會發言,就公務員學院規劃提建議

 

展亮中心將原區重置

港府在觀塘興建公務員學院,現址為職訓局轄下的 「展亮技能發展中心」,主要是為殘疾人士等提供技能培訓,地皮需於2021年第四季交還政府,訓練中心亦需搬走,預計影響約500名學員。政府一提出上述建議,立即引起訓練中心的師生家長不滿,批評局方無進行諮詢,要求局方盡快公布中心的新地點和訓練中心的模式,讓他們安心。

面積將不比現址小

當局其後接納外界意見,表示會先將展亮中心課程及學生暫遷至九龍塘一空置校舍,待在觀塘用地綜合發展項目工程完成後原區重置,並推出 「加強版」服務模式,糅合職訓局營辦的展亮技能發展中心及社署資助的綜合職業訓練中心優點,提供綜合的服務。新的安排包括由職業導師為畢業生及其僱主或同事,在培訓後提供持續最少12個月的就業支援服務,並按需要為個別畢業生提供最多三年的持續支援服務。

羅智光透露,由於是 「加強版」服務模式,重置的方向是面積不會比現址小。他解釋,外界稱重建後中心只有4,000平方米,比現時為小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現時總建築樓面面積是5,200平方米,而總樓面面積為4,000 平方米,而實用面積就有2,000多平方米, 「因為它是加強版,所以未來總樓宇面積可能會高過現在的4,000平方米。」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