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關注回收商佔用行人通道滋擾途人

筆者經過九龍某舊區民居與學校相鄰、回收商聚集的街道,該街道的行人道幾乎被霸佔用作「肢解」回收的建築廢料,馬路停泊了裝卸金屬和廢紙的大卡車,阻礙學童視線,危及交通安全;

行人道則堆滿手推鐵車、可移動鐵架、鐵籠、包括窗框、金屬片、鐵枝等建築廢料,工人用燒焊工具去切割這些金屬廢料,濺出火花,而燒焊用的喉管和氣瓶也隨意亂放;此外,部分雜工只徒手以大鐵錘當街當巷把部分環保物資「分解」,金屬屑和玻璃碎片不時橫飛,尤其在上下課期間,容易傷及途經的學生,區議員須正視情況並及時作反映。

這些「環保營運商」,其實是回收商,以環保原則去經營小買賣並無不妥,但若在公共的行人道上,作出危及他人行為,便須取締。首先,若這些回收和 「分解」廢料的商動應在店舖內,這些危險動作對路人的滋擾便能減至最低,其次,這類雜物霸佔行人通道,以及相關人士在拆卸留下的垃圾碎屑,食環署是可依法履行職責,環保署亦能主動介入在持續敲擊「分解」垃圾時所造成的噪音問題和致癌石棉問題;而操作燒焊工具亦須持有相關有效牌照。

營商要遵守社會責任,回收商不宜因貪方便,而把公共行人路變相用作垃圾站和回收場,區議員、食環署、環保署甚至警方亦應加強巡視,並對違法者作出票控和警告。

朱家健: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