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荔枝角北是一個貧富差距頗大的地區,既有中產屋苑,亦有住了不少劏房戶的唐樓。對30歲的深水埗居民聯會社區幹事周晉輝來說,這意味着他和拍檔需要花更多精神和心思去了解不同群體的聲音,以提供適切的服務。雖然這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但周晉輝仍樂在其中。
自製信封助街坊申領4000元
周晉輝的辦事處位於長沙灣青山道一個商場,除了有基本的辦公用品,還放滿了各種物資,是典型的社區辦事處陳設,當中尤以辦公桌上一大疊自製的信封特別顯眼。
「政府派4000蚊,我們預計這區受惠的人士比較多,所以希望做多少少工夫,便利居民。」周晉輝接受《龍週》專訪時指出,因應政府派現金一事,他向街坊派出了大約2000個信封,上面列明申領4000元所需的文件,一目了然。
周晉輝做事以人為本,了解居民的需要,或多或少與他的學歷背景有關。周晉輝表示,自己畢業於浸會大學心理學系,大學老師的一席話令他特別有啟發, 「那位講師說 『讀心理學不是讓我們更了解人的心理,而是要明白如何做一個更加好的人』,令我學會從多角度了解別人。」

上門清理爆渠現場
事實上,回顧周晉輝的從政之路,他一畢業便從事社區服務工作,先是做青年工作,然後轉戰地區,主力在南山邨服務。至2017年中,他來到荔枝角北服務,幾乎是全時間候命,哪裏有需要就馬上回應,與街坊逐漸建立起互信關係。
周晉輝舉例說,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去年暑假的一個晚上,大約7時許,他收到一個求助電話,說附近一間補習社爆廁所渠,課室都被污水浸濕。
「補習社最需要的是第二天能有地方讓學生上堂。」他說,若課堂取消,家長就會很頭痛,因為他們要返工,臨時臨急不知如何安置孩子。當晚周晉輝和同事不但上門幫忙清理地方,還找到一個場地借給補習社上課。

助單親家庭上樓
周晉輝深信,做地區工作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因為很多工作並非一時三刻就能看見效果。所以每當做到成功個案,即使是小事,也成為他工作的推動力。
「早前有一位帶着4個子女的單親媽媽,輪候公屋多年一直未獲編配到合適的單位,早前她獲編配到遠離她原本的住所,幾個孩子可能要轉校,令她感到徬徨。」周晉輝收到投訴後,立即將個案轉介給社會福利署跟進,最後這位母親成功獲安排入住長沙灣附近的公屋。
「這個結果令大家都很開心!」他強調,社區的問題、街坊的需要,未必樣樣能圓滿解決,但只要一步一步去做,總會有看到進展的一日。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自從一年多前轉到荔枝角北服務,周晉輝便一直與辦事處的全職員工顏姑娘並肩作戰。顏姑娘在地區服務多年,稱得上是老前輩。 「我是急驚風,他是慢郎中。」顏姑娘對記者笑言,她總希望快快把事情處理好,周晉輝則喜歡多些時間思考。但總的來說,她對這位後生仔的能力讚不絕口。
「阿輝性格很好,地區工作這麼辛苦都肯做,若不是有抱負,好難捱下去。尤其他有不錯的學歷,實在難得。」顏姑娘透露,該區唐樓多,不時要行八、九層樓梯拜訪街坊,夏天就最難頂,周晉輝就試過行到雙腳破損仍堅持探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