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檔案館 撫今追昔香港故事(下)

坐落於觀塘翠屏道十三號的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自一九九七年開始啟用。大樓內設有檔案查閱室、展覽廳及閱覽室。館內還設有網上藏品集,供市民隨時都可以在網上瀏覽歷史檔案。

檔案館的公共職能

公共推廣服務方面,檔案館的服務對象來自各行各業,例如學者、研究人員、政府人員、新聞從業員、學校師生等,為他們在追溯和搜集歷史文件、研究相關課題時提供參考諮詢服務。檔案館亦經常舉辦展覽、研討會和工作坊等活動,公眾人士亦可登入該處網頁查閱和下載資料。

檔案館的館藏

檔案館收藏了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保存了超過一百五十萬份歷史檔案,橫跨的年代由十九世紀中葉至現在,並貯存於不同的載體,包括案卷、裝訂本、照片、海報、地圖與圖則及影片。據檔案處資料顯示,館藏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種為 「歷史檔案」,即由政府各局或部門移交的政府文件及個別人士捐贈的私人檔案(檔案編號為HKRS,代表Hong Kong Record Series,屬 「政府歷史檔案類別」),以及從民間機構和個別人士捐贈與歷史檔案館的私人檔案和個人手稿,和購買自其他海外檔案館、與香港有關的檔案複製本(檔案編號為HKMS,代表Hong Kong Manuscript Series,即 「民間歷史檔案類別」)。檔案處於二○一七年從英國國家檔案館購入一百零五項有關香港的歷史檔案數碼複製本,主題與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中英聯合聲明」和 「香港傑出人物」等有關。此外,檔案處亦從美國里根總統圖書館購入兩項與香港前途問題有關的歷史檔案數碼複製本。這些檔案自二○一八年第一季起已開放供公眾閱覽。

第二種為 「圖書館藏品」,即政府刊物中央保存圖書館的藏品,主要包括政府刊物,例如書籍、照片、期刊,海報及一些與香港研究有關的書籍。

第三種為 「施其樂牧師資料集」,即施其樂牧師以約二十五年時間研究檔案館館藏的大量歷史檔案、報章和論著後,而整理出這個由資料卡構成的資料集。

查閱檔案處保存的歷史檔案,受《1996年政府資料檔案(取閱)則例》規管。一般而言,公眾可查閱已存在不少於三十年或內容曾獲刊載的歷史檔案。截至二○一七年,開放予公眾查閱的歷史檔案總數達778,458項。

307QC004_.jpg
▲圖文並茂的歷史檔案資訊

香港歷史香港故事

隨着市民大眾對政府公開、透明和問責的表現期望日殷,檔案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亦變得更為重要。近年檔案館陸續推出嶄新的網上電腦系統和網站,添置新器材,以致力應付日趨複雜及多樣化的檔案管理工作。檔案館珍藏着多樣化的香港歷史檔案與文獻,見證着香港的一百多年的變遷,同時也讓市民大眾撫今追昔香港歷史故事。

307QC001_
▲多年來,檔案處建立了一套檔案保管計劃,讓各決策局或部門按各自的目標管理資訊資源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