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快餐店難民的哀歌

以前,浪跡天涯很瀟灑,稱為四海為家;現在,香港卻有一個尷尬情況,部分單身的基層人士,因劏房價格太高、或有家歸不得,索性「寄居」於通宵營業的快餐店或網吧,以這些經營「吃喝玩樂」的場所作「家」,過着晚上半流浪的生活。

「快餐店難民」坐着或扒着睡的感覺可不好受,還要限時限刻「遷入」「遷出」和遭人白眼,寄人籬下,與住天橋底相比,只是多了一個瓦遮頭和閉路電視監察的「安全感」,其實這寫照透視了社會的哀歌。

是貧富懸殊!亦反映了濫用公屋資源!這批「難民」其實部分是有正職的,在下班後,或在公共體育館梳洗後,便要靜待「潛規則」默許的「夜宿營業時間」,與其他同是天涯淪落人爭奪 「坐式床位」,再捱過冷氣直吹的八小時,冷暖自知,是甜夢還是噩耗根本沒人有興趣理睬,但只知道社會弱肉強食競爭下,起身了又等候新一天低薪工作的奴役。

他們受制於條件,能屈能伸,自力更生,值得尊重。但可悲的是,在一個已發展的繁華社會,福利保障理應健全,房屋資源卻未有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令到部分人不能或不願承擔昂貴租金,而無家可歸。可行的短期解決方法,包括檢視公屋資源是否有被濫用,並鼓勵公屋富戶遷出,以加快公屋單位輪轉,又或把空置工廈改成臨時房屋,臨時安置有需要人士。

朱家健: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