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的小泰國

九龍城向來有 「小泰國」 之稱。雖現時全港各地均有開設泰國餐廳,但每當談及泰國菜,人們仍然會提及到九龍城一遊。

來港泰人在九龍城駐紮

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九龍城開始成為來港泰人的聚居之地。對於泰國人聚居九龍城之因由,向來眾說紛紜。有街坊指,由於當年九龍城鄰近啟德機場,考慮到交通問題,開始有泰國人定居九龍城,而其他泰國人亦為互相照應,因而往往一同在此落戶;亦有人指,在二十年代,有大量潮州人移民泰國,並與當地人多有交流,因此兩地在飲食及文化上多有互通。無獨有偶,戰後九龍城亦有大批潮州人在此謀生,這使來港泰人,特別是泰華家庭倍感親切,因而同樣選擇在九龍城居住。

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蓬勃,生活水平要求上升,因而有不少泰人來港任職家庭傭工,他們會選擇到租金較為便宜的九龍城落腳;此外,本選擇居住中環地區的泰人,由於政府進行舊區重建,亦轉到九龍城開舖, 「小泰國」因而誕生。

197qc011_

九龍城泰國菜成旅遊地點

除來港任幫工外,來港泰人主要以開設泰國餐館謀生。泰國菜多為酸、辣為主,輔以鹹、甜,味道豐富刺激且色彩鮮艷,食材用料亦十分多元,可謂色香味俱全,所以深受香港市民喜愛。像冬蔭功、金邊粉、咖喱炒蟹、泰式烤肉等經典的菜式應有盡有,且被譽為手法正宗。而且因為該區餐廳頗多,小至九龍城街市熟食中心檔口,大至佔地三層的黃珍珍樓均屬泰國菜館,即使是不同階層的食客亦可找到相宜的地點進餐。

197qc004_

據統計,九龍城有超過四十家泰式餐廳,遍布衙前圍道、城南道,泰式餐廳聯同潮州菜館、茶餐廳打響了九龍城 「食城」的名堂,不但香港本地人不時到九龍城一嘗正宗泰國菜,甚至有來自兩岸三地的遊客亦慕名而來。

197qc007_

泰式文化成九龍特色
除了各式泰式餐廳、甜品店、雜貨店外,九龍城被喻為 「小泰國」,亦跟此地的泰式文化有關。最為常見的是周末向和尚布施,此外亦有為人所熟悉的 「潑水節」。

潑水節又名 「宋干節」,為東南亞地區的新年,泰國人則是通常在4月13-15日舉行潑水節,當日會相互向對方潑水,象徵沖走厄運。每年這個時候的九龍城,居港泰人均會準備水槍、水桶甚至水喉 「參戰」,亦有不少港人自願加入戰團,普天同慶。

除潑水節外, 「水燈節」亦是泰人另一個重要的節日。水燈節在每年的十一月某日舉行,據泰國傳說,節日始於素可泰王朝,以水燈向水神祭祀,祈求幸福美滿,一直流傳至今。在泰國,節日當晚人們多將水燈放於河上;而在 「小泰國」,大部分泰國店舖的門外都會放置裝了水的發泡膠箱,以放置水燈,仿似萬家燈火,猶如中國傳統節日中的花燈會。

197QC012_.jpg
▲九龍城區經常舉辦不少泰式節慶活動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