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社會服務團於1999年由當時的區議員黃志明創立,一直在油尖旺區服務街坊,致力為大南社區帶來和諧和安寧。」大南社會服務團委員羅碧華告訴《龍週》記者。
辦不同活動 擁600名義工
人稱 「華姐」的羅碧華,是潮州人,在大南區經營一間店舖,業餘的時間大部分都投放在社會服務團,是該組織的忠實義工,也是受人尊敬的義工大姐。她憶述, 「我父親以前在大南社會服務團當義工,我也跟着他做義工。父親去世後,我就成為服務團的委員,只要有時間就來當義工。」
在華姐眼中,政府和區議會在地區的服務都有不足的地方,社會服務團的義工服務正好能彌補其不足, 「我們舉辦許多不同的社區活動讓街坊參加,如盂蘭節舉辦派米活動,在社區舉辦旅遊團,向街坊派發各種有用的資訊,舉辦健康講座,舉辦社區的文娛康樂活動等。這些活動能吸收義工參加,又服務社區,活躍了社區的氣氛。」 資料顯示,從1999年成立至今,大南社會服務團透過舉辦不同活動,服務社區,義工隊伍不斷壯大,到目前已有600名會員,成為大南區最重要的居民組織。

華姐認為,大南社會服務團不僅是社區的服務團隊,也是溝通居民與區議員的橋樑, 「居民如果有任何意見和問題,我們都會向區議員反映,協助居民解決困難。同時,我們也協助區議員與街坊溝通,提供資訊。」
她指出,大南社會服務團服務社區近廿載,一直秉持初心,為街坊提供貼身、貼心的服務,未來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為社區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鄰里互助 增社區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南社區以舊式的私人樓宇為多,一些大廈居住單位數量不多,有的一幢大廈只有十幾戶人家,區內出現許多 「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這些大廈管理欠佳,有的甚至沒有管理,存在衞生條件差,治安管理差等問題。比如,一些大廈原有的鐵門損壞了長期無人修理,一些大廈出入口衞生條件十分惡劣;近年區內的酒吧增加,夜晚的治安情況也變得複雜。
隨着社區的老化, 「三無」大廈的居民也以長者居多,沒有能力改變現況。針對這個問題,大南社會服務團為這些長者提供了必要的服務,將鄰近的幾幢或多幢 「三無」大廈的居民聯合在一起,守望相助,共同管理,發揮了鄰里互助的作用,亦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街坊冀社會更和諧
華姐表示,2014年 「佔中」期間,油尖旺區飽受其亂,彌敦道被堵塞,大南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亦受到很大的影響, 「大家都出唔到去,老人家感到很不方便。」至2016年的旺角暴動,油尖旺區同樣大受影響,居民飽受其害。
華姐說: 「旺角警署在大南區內,街坊經常見到有人衝擊警署。每遇到這些事情,居民都擔驚受怕,當時莊永燦區議員支持警員依法辦事,不向暴力屈服,也安撫社區內的居民不要害怕。所以這一區的居民最希望社會和諧。」
華姐觀察到,在今年九龍西的兩場立法會補選,大南區街坊普遍有一股強烈的呼聲,希望社會少一些政治爭拗,多一點和諧平安,大家都不想選出搞搞陣的候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