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熱心社區服務 幫人滿足感大

地區工作繁瑣,每天要面對不少街坊求助,少點體力和耐性也不行。但對南山居民服務協會總幹事陳麗紅來說,她卻偏偏喜歡社區服務富有挑戰,同時也可幫助人,其滿足感難以用言語形容。

陳麗紅接受《龍週》專訪時憶述,最初加入社會服務的行列有點機緣巧合。事緣於十多年前,她加入一間NGO組織做活動助理, 「當時只想打份工。之後覺得工作很有趣,能幫到人,於是便在那間NGO做了相當長的時間。而我亦透過種種社區的工作,加深對社區服務的認識,從而決定走上這條路。」

區內長者多 爭取巴士站增坐櫈

在NGO工作多年後,陳麗紅轉到南山居民服務協會,為公屋南山邨的居民服務。她認為,在不同機構能學到不同的技能及經驗, 「以前做康樂活動為主,如搞興趣班或籌辦一些大型活動;在現在的機構,我主要是籌辦活動及與街坊互動,平常也會收到居民的求助,如投訴環境衛生或公共設施不足等等,我們會作為橋樑向相關部門反映。」

陳麗紅舉例說,曾去信運輸署及巴士公司,反映區內的巴士站大都缺乏上蓋,且沒有坐櫈。她說: 「區內六成人口是長者,他們搭巴士時是需要用到枴杖,對他們來說整個過程很辛苦,這些都是街坊實際的需要。」

不消說,社區的工作相當繁重。陳麗紅笑言,試過街坊好像看醫生一樣在協會辦公室排隊要求協助,一個接着一個,中間無停過。在各種個案中,以幫助婆婆填表申請社會福利最多, 「因為她們多是獨居長者,不是和子女大同住,需要我們幫手。」

她指出,針對南山邨長者較多的問題,協會專門舉行了不少長者活動,「近期協會搞了一個長者生日會的活動便深受街坊歡迎,這個活動只要年滿80歲的長者就可以參加,每次有五圍,每圍12人,有得食、有得玩,老人家都很開心。」

1917QC004_
▲陳麗紅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

人人都是師傅 向街坊學習

陳麗紅自認性格隨和,笑言邨內不少老人家都喜歡找她聊天, 「如果你一開始好像想打架,對方必定怕了你,不願意和你說話。我希望能給對方一個輕鬆及開心的感覺,這樣才會認識到多些朋友。當對方有事時,才會想到找你幫忙。」

陳麗紅謙虛地說,做了多年地區工作,接觸到不同的人,往往可以從對方身上學到優點,人人都是她的師傅。她說: 「人都不是十全十美,即使是性格暴躁的人,亦可以作為我的反面教材,作為警惕。」

陳麗紅指,曾有一個合作過的同事對她說, 「情緒不能代替工作。」這句話自己一直記住。所以在工作中縱使遇到耐性不太好的人,特別是長者同一條問題隨時會問數次,又或是很快忘記剛才所說的事,自己仍然會耐心地和對方交流,把事件辦好。

09年豬流感 協助清洗300棟唐樓

在多年的社區工作生涯中,陳麗紅印象最深刻的是09年,當年本港出現豬流感,她所屬的NGO決定組織一批新移民婦女清洗300棟唐樓,自己亦跟隨大隊到各處唐樓組織清潔的工作, 「那一刻我覺得很震撼,一來活動規模大,二來難度高,因為唐樓大多沒有樓梯,全部人要穿着保護衣行樓梯做清潔。」

陳麗紅表示,這次行動除了幫到人,亦令她看到社區其實有很多熱心人士,心裏因此有所啟發, 「如果能組織他們服務社區,便能令更多人受惠。」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