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聯會 為民發聲爭樓權

居住問題一直是本港社會熱話,在樓價高企的情況下,市民對公營房屋的需求更是殷切。過去30多年來,公屋聯會一直擔當為民請命的角色,以「擺事實、講道理、爭權益」為宗旨,積極關注和跟進政府的房屋政策發展,務求讓市民安居樂業。

設三大辦事處 擁逾90個屬會

若問起港人,相信大部分人對公屋聯會這機構的名字都不會陌生。每當有關公營房屋的新措施或政策出台,基本上就能看到公屋聯會在媒體上作回應。目前有大約200多萬市民在公屋,佔全港人口大約三分之一,需要強大的組織為居民發聲。成立於1985年的公屋聯會,其團隊也頗具規模。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在位於觀塘的總辦事處接受《龍週》專訪時介紹說,該會現時共有三個辦事處,另外兩個位於深水埗和荃灣,而分布於全港各區屋邨、處理前線事務的屬會則有超過90個。

「我們是民間團體,主要關注房屋政策,特別是公營房屋,當中包括出租公屋和資助房屋,我們亦會解答居民有關管理上的問題和查詢。」對房屋政策瞭如指掌的招國偉指出,全港各區的屋邨有不同的訴求和關注點,例如舊邨主要是面對人口老化和重建等問題,新邨則主要關注交通配套和社區設施等問題。

028QC007_
▲公屋聯會亦不時舉辦康樂活動,與居民建立友好關係

服務範圍廣泛 小至晾衫架設計

招國偉表示,公屋聯會的服務工作範圍非常廣泛,小至晾衫架的設計、冷氣機的安裝指引,大至鉛水事件、領展問題。他形容,聯會是為居民長期爭取權益,面對不能一時三刻處理好的棘手問題,就要不斷的努力和堅持去做,包括進行民調、請願,以及約見官員,要求當局作出相應回應和行動。

「鉛水事件發生至今已兩年多,雖然受影響的屋邨數目不算太多,共11個,但當中加起來牽涉幾萬人。」招國偉舉例說,現在仍有很多問題未完全妥善處理,例如幫住戶入屋換喉的工程還在進行中,至於向居民賠償的問題,當局仍未有正面回應。

提到長期為市民爭取權益,招國偉稱,公屋聯會堅守幾大基本方向,包括反對公屋富戶政策和要求恢復租置公屋單位計劃。他說,現時有大約28萬個家庭在公屋輪候名冊上,但輪候時間一再延長以及公屋單位流轉慢,並非由富戶造成,而是建屋數目太少,加上樓價高企,居屋定價太高,減少了居民搬離單位的意欲。

028QC003_
▲招國偉說,政府重視房屋問題,公屋聯會亦跟着忙起來

公屋昔今大不同

上世紀50年代石硤尾寮屋區一場大火,政府為安置受災市民而大量興建徙置房屋,成為本港公屋發展歷程的起點。公屋最初以簡單實用為主,來自不同家庭的住戶更要共用洗手間;時至今日,公屋設計環境優美、康樂配套設施齊全。招國偉說,對比起以往,現在的公屋居住環境的確有所改善,綠化空間多了,也設有商戶,使居民生活更方便,這都是大家樂見的,但至於是否要將公屋設計得美輪美奐,則未必有這需要。

「現在的單位雖然靚,但居住面積比以前小了。」招國偉慨嘆說,舊屋邨單位的居住面積較大,隨着需要上樓的人口不斷增多,現時每個單位面積只能越來越小,以興建多一些單位,滿足更多人的住屋需求。

028QC005_
▲目前有二百多萬市民居住於公屋,佔全港人口大約三分之一
028QC006_
▲公屋聯會工作包括做民調、請願,及約見官員等公屋聯會提供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