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大力鼓勵市民生育,惟社區的配套設施卻未跟得上。《龍週》接獲市民反映,油尖旺區的育嬰設施不足,在深水埗區更難覓相關設備,除了對市民造成不便,也擔心會影響遊客觀感,希望當局重視有關問題。
西九龍中心育嬰室殘舊「有等於無」
市民沈小姐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己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就有親身體會,她在旺角找來找去都找不到育嬰室。「只有個別大型商場才有,但假日很多人,商場並非層層有育嬰室,要輪候很長時間,非常不方便。」
沈小姐所住的深水埗區情況更嚴重。「深水埗根本諗唔起邊度有育嬰室,只諗到西九龍中心有一個,但又殘又舊,唔放心用,有等於無。」沈小姐表示,本港育嬰設施相比台灣等地明顯落後,遊客來到香港不熟路「都幾麻煩」,可能會影響香港的形象。
據《龍週》記者在西九龍中心所見,該商場確實沒有明顯的育嬰室指示牌,只在5樓電梯出口處看到一個細小的圖像指示,但文字寫著的是「租務及推廣部」。沿著租務及推廣部方向走到角落的盡頭,才看到一間細小的育嬰室,內裡只有一張枱和一張櫈,看上去的確比較簡陋和殘舊。當日雖然是周日下午,但駐足約半小時都看不到有人使用。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在4年前推出免費的育嬰室搜索App「母乳GPS」,最新數據顯示現時全港公共場所的育嬰室有逾600個。記者在搜尋「深水埗」時,顯示出14個結果,但分布範圍較廣,例如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南昌V Walk商場等。
「旺角」的搜尋結果則只有10個,包括朗豪坊、新世紀廣場等商場。「尖沙咀」相對較多,但亦只有20個,主要都位於大型商場和政府設施。


議員倡推認證計劃 鼓勵提供育嬰設施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整體來看,全港育嬰設施不足,九龍西的情況尤其嚴重。以深水埗區為例,雖然數字顯示有十多個,但絕大多數都是位於政府設施,而西九龍中心育嬰室被評為環境不理想,「有等於無」。
陳凱欣表示,除了數量外,質素也很重要。過往她亦收到不少市民投訴,指育嬰室質素欠佳。育有一子一女的陳凱欣對此深有同感,指香港寸金尺土,很多育嬰室只有一間,哺乳和換片的地方沒有分隔,有些亦只是用一塊布來作分隔。
政府於2008年推出指引,鼓勵政府部門加設合適的育嬰間設施。但陳凱欣認為私人處所的鼓勵不足,可以推出像「Q嘜」這樣的認證計劃,鼓勵商場或餐廳等商戶提供友善的育嬰設施。
由於受到空間等條件限制,陳凱欣認為在推廣方面不應太「古板」,不一定要有獨立育嬰室,可以提供一些友善的育嬰設施,例如餐廳可提供流動隔板,以便利使用餵奶巾哺乳。

知多D: 本港母乳餵哺率持續上升
過去20年本港母乳餵哺率持續上升,全母乳餵哺至嬰兒6個月大的比率由2000年的8%提高至2020的22%。但受疫情影響,全母乳餵哺比率相比2018年有下降趨勢。
政府於2008年向政策局及部門傳閱《育嬰間設置指引》,以鼓勵政府部門加設合適的育嬰間設施。政府2017年亦在涉及新商業發展項目的賣地條款中,訂明發展商必須要提供育嬰間及哺集乳室。據政府指,截至去年6月,政府場所已有超過370間育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