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泳池水底裝鏡頭 人工智能防遇溺

自七、八年前開始,季節性救生員人手一直缺乏。炎夏將至,康文署今年泳季將在一些公眾泳池試行安裝人工智能系統,偵測遇溺情況。據悉,過去曾發生泳客遇溺失救意外的觀塘游泳池,會是首階段試行泳池之一。系統會安裝在泳池水底,分析泳客溺水的可能性。但有泳客擔心作用不大及侵犯私隱。

康文署早前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由今年泳季開始,署方會在公眾泳池試行引入智能遇溺辨識系統。該系統將透過分析鏡頭所拍攝泳客水底動作的影像,運用人工智能計算泳客溺水的概率。系統如果偵測到溺水情況,就會向救生員發出警示,提醒救生員關注情況。

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出,觀塘泳池室外的副池水底已經安裝相關的偵測鏡頭。不過,《龍週》日前所見,觀塘泳池外並未有張貼鏡頭運作的告示,有市民表示對觀塘泳池會試行系統並不知情。

▲系統會在水底安裝鏡頭,分析泳客動作以計算遇溺概率

泳客憂侵犯私隱

泳客楊先生表示,當局嘗試引入人工智能系統輔助救生員是好事,他以前經常去黃大仙摩士公園泳池,但該泳池經常因救生員不足而要關池,自己只好轉到觀塘泳池。他希望科技可以減輕對救生員人力的需求。

市民陳先生則質疑人工智能系統的準確度,擔心未能協助救生員之餘,反而會令救生員分心,影響工作。另外,雖然當局表示鏡頭會安裝在水底,但他對鏡頭清晰度及影像存取保安等問題也有所疑慮,擔心影像流出的話會侵犯泳客的私隱。

▲市民陳先生質疑人工智能系統成效

張培剛:康文署應及早向市民發放資訊

觀塘區議員張培剛接受《龍週》訪問時表示,支持政府善用科技保障泳客安全,惟在泳池安裝鏡頭,難免會引起市民疑慮。他說,不止泳客,他身為區議員也未有從署方了解安裝智能遇溺辨識系統,不知道系統具體詳情,難以協助向市民解說。

張培剛認為,康文署應該盡快到觀塘區議會解說,以及向市民講解,釋除他們的疑慮。署方亦應在泳池內外張貼告示及廣播,提醒哪一個泳池有鏡頭,讓泳客下水前知悉。

▲張培剛(左)促康文署盡快交代系統安裝詳情

事前欠缺咨詢遭質疑

現屆區議會的任期將於今年年底屆滿。政府早前提出「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以重建地區秩序。張培剛認為,政府在觀塘泳池安裝智能遇溺辨識系統前,沒有及早諮詢及向區內市民解說,反映新時代下部門的地區工作仍有待改善。

他相信,未來完善地區治理後,除了區議會主席改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加入更多元產生的區議員,也將提升議會質素;而政府部門也會更重視區議會意見,合作解決地區問題。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