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港出生率持續下降,學校收生不足問題開始浮現,教育界早前流傳9月將有多間津貼小學跌入「殺校」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其後首次公開披露,共有5間小學下學年「派0班」,即不能參與小一統一派位。根據曝光的5間小學名單,有2間在黃大仙區,包括獻主會溥仁小學和孔教學院大成小學。
居民憂區內學校越來越少
黃大仙成為「殺校」重災區,家長人心惶惶。黃大仙西南分區委員會委員雷啟蓮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收到區內一些家長反映,主要憂慮「殺校」令學生難以適應新的教學環境。此外,部分居民憂慮「殺校」會接踵而來,令區內的學校越來越少。
據了解,孔教學院大成小學上周已通知家長,新學年由小一起將改為私營辦學。校長袁潘淑嫻證實,學校已向教育局申請,來年營辦「私家班」,並與一班有心人士及機構合作,於3年內轉型為「非牟利」私立學校。
獻主會溥仁小學早前向家長發通告,宣布2023學年因學校欠1一名小一新生不獲批開辦小一, 2026學年停辦,屆時小五和小六學生需要轉校。雷啟蓮從校方了解到,學校正積極尋求與當局溝通,期望可逃過殺校的危機。
由於只欠一名小一新生,獻主會溥仁小學的情況廣受關注。這間由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於1965年創立的學校,原名溥仁學校。創校之時,新區學額需求殷切,溥仁為東頭邨及鄰近適齡學童提供小學教育,是全港第一所獨立校舍之新區標準學校。學校樓層與已拆卸重建的東頭邨22座低層相連,住在該大廈學生可以直接由各層出入口上學或回家。
這次是該校第三次面對「殺校」,但前兩次都非收生不足,而是校舍問題。第一次是由於相連的東頭邨第22座由於牽涉到26座問題公屋,原擬1992年一併拆卸,後政府決定進行加固後保留大廈,學校得以保留。
第二次是在2008年,房委會決定拆卸重建22座,由於學校與該校相連也需拆卸,教育局於是不准該校再參加小一派位,一年後在爭取下得以保留,並美化校園,2011年9月1日起無玷聖母獻主會接辦該校,改名為獻主會溥仁小學並續辦至今。
欠1名學生即「殺校」被指「不近人情」
獻主會溥仁小學因小一收生欠一名學生未達「開班線」,面臨被「殺校」。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批評教育局不近人情,促請當局盡快公布降低收生安排。
不過,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出,酌情開班線已由24人一直放寬到16人,開班線不能無止境降低,這對學生群育發展不理想。
據了解,獻主會溥仁小學已去信教育局以一年為過度期,容許9月續開小一,為已選報該校的小一學生及家長服務,正待教育局回覆;同時該校申請教育局派員特別視學,如達標可恢復收生。
教育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局方為未能開辦資助小一班級的學校提供不同方案,供學校申請,包括以私營方式開辦小一班級、特別視學、與其他學校合併、提早停止營辦全校或部份班級,以及所屬學校網尚未全面推行小班教學的學校可申請再次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教育局已收到在2023/24學年不獲批資助小一班級的學校提交的方案,正審視學校提交的資料,決定是否批准學校選擇的方案,並會適時通知有關學校。
許志安母校跌入「殺校」網
黃大仙區另一跌入「殺校」網的孔教學院大成小學,是藝人許志安的母校。許志安在2004年曾回校拍攝特輯,當時被大批小師弟小師妹包圍,要求簽名合照。他當時還探望多位老師,與老師大談當年趣事。
根據當年報道,許志安笑言自己小時候是學校小霸王,曾在小食部偷汽水,當日回母校時發覺小食部已經沒有了,很遺憾不能做出補償。

5間跌入殺校網小學名單
‧獻主會溥仁小學(黃大仙)
‧孔教學院大成小學(黃大仙)
‧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長洲)
‧聖嘉祿學校(中西區)
‧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柴灣)
(註:柴灣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正計劃與杏花邨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合併)
資料來源:綜合傳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