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崗與蒲崗古村

走進新蒲崗,第一個印象相信就是工廈處處,不過近年已陸續改建成寫字樓,所以街道上 OL 比工廠女工還要多。除此之外,相信那「由一至八」的街名,應該也讓大家有深刻的印象。這「新蒲崗八街」名字分別是: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和八達街。

新蒲崗工廠區出現之前,這裡原為蒲崗村。翻閱嘉慶《新安縣志》,我們可以在卷二〈輿地一‧都裡〉「官富司管屬村莊」中找到「蒲崗村」,同時也看到附近的「衙前村」、「牛池灣」。

蒲崗村與竹園村乃同宗

蒲崗村的「蒲崗」,據說原為「莆崗」,是因林氏表述對家族發祥地福建莆田的紀念而命名。據魯金《九龍街道故事》說,早在宋朝之時,林氏已經「開村成族」。而1959年1月21日《華僑日報》一則題為〈簡又文教授訪晤林發林泉 天後古廟為林氏後人送出〉的報道中,也提及林氏早於宋朝已聚居香港。該則報道原是講述佛堂門天後廟後「南宋嚴益彰碑刻」,因發起立石者為林道義,而林道義據報載是九龍竹園村林紙之祖,故該報道也提及林氏族史。

報載,當日竹園村鄉長林發、該鄉總務主任林泉二人把族譜拿給簡又文教授參考。林發稱:「渠族世代居此,已歷數百年,初居於南塘(即大廟),後遷彭埔圍(即目前之大磡村)後遷竹園,卒以竹園地方不敷居住,乃分支於蒲崗村,立此碑文之林道義,為渠三傳太祖,稱為大廟之天後古廟,亦為林氏物業,一九二八年始將之送交華民政務司管理……」按林發所說,蒲崗村林氏乃竹園村林氏分支,而南宋林道義乃其族之先祖。

據張瑞威教授〈宗族的聯合與分歧:竹園蒲崗林氏編修族譜原因探微〉引《九龍竹園莆崗林氏族譜》指竹園、蒲崗林氏同為十三世祖林喬德的子孫。林喬德有子三人,分別是嫡子日煥和庶子日勝、日登。三子原居於竹園,後來嫡子日煥一房遷居至蒲崗村,所以「蒲崗村的林氏是嫡長房,而留在竹園村的是庶出,是二房和三房。」

張教授亦指出「林氏對其四代之前祖先的事蹟已經非常模糊」。《九龍竹園莆崗林氏族譜》編修者林憲斌指他修譜是「稽舊典而與追述之思,溯其大概,執所見而繼修述前人之舊蹟,續後代之系□以為宗」。《九龍竹園莆崗林氏族譜》是蒲崗、竹園林氏首次修族譜,而通過這次修譜,林氏以「敘述彭埔圍歷史,來強調三房的共同源流」。

後來,在1932年前後,林氏廿一世孫林奇山重修族譜。

從古村到工廠

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迅速,蒲崗古村及其附近的土地逐漸被開發成工廠。「蒲崗」也由原來的古村變成工廠區,既已面目一新,那麼「蒲崗」也被稱為「新蒲崗」。

▲1959 年 1 月 21 日《華僑日報》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近著有《金庸小說裡的中國歷史》、《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等。近作《小學生‧古詩遊》更榮獲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語文學習類出版獎。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