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講述那段歷史歲月,盤蘇賢從包裡拿出幾樣紀念品:一本精裝基本法、一個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的紀念銀章、還有兩張證件,分別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交接儀式會展入場證和首屆特區政府推選委員會會議工作證。這些都是她作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及其後多場官方活動擔任普通話/粵語同步傳譯員的證明。
訪問當天,盤蘇賢剛在長者中心上完普通話課趕來。在港執教已十數年,那天她首次將這些紀念品展示給學生。出乎意外台下掌聲雷動,學生們都說:「盤老師,你好叻!」她神情認真地告訴《龍週》記者:「我不是叻,只是機會造就了我。」

廣州任中文教師 雙語傳譯無師自通
盤蘇賢1983年來香港前,已在廣州重點學校執信中學教授中國語文十三年,精通粵語及普通話。正因如此,她憑藉出色的語言天賦,任職於香港中華總商會。
其時適逢改革開放,來自北京、南京、上海、內蒙古等地各行業人士組團來港參觀,盤蘇賢就負責陪同他們並作講解。
之後,在有關人士引薦下,她又參與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的籌組工作,全程協助基本法的起草和諮詢,期間擔任兩地基本法起草委員交流大會的普通話/粵語同步傳譯員,「當時香港的起草委員會和北京的起草委員會會定期交流,但因語言不同而有所影響。秘書處領導就說不如你去試下,我帶上傳譯器材就上去了,結果一上台就很流暢,發揮得很好。」

基本法的相關傳譯工作,涉及大量的法律專業詞彙及政治敏感用語,對傳譯的要求也極高,盤蘇賢懷著高度責任心發揮自如,恰到好處,她的傳譯令人放心和信任。此後,盤蘇賢亦成為臨時立法會等政界會議的常設工作人員。
「我能參與是一種榮幸,在我有生之年,做了一件對香港、對國家都很有意義的工作,直到今時今日,我仍然覺得好難忘。」講到這裡,盤蘇賢語帶哽咽。

會展現場見證回歸歷史一刻
1997年6月30日晚,會展中心內,正在為零時的主權交接儀式做準備。盤蘇賢就在現場,為首次在香港召開的臨時立法會會議擔任同步傳譯。
「那個場面很震撼!我們進去時還是傍晚,會展中心走廊裡人來人往,解放軍高大威武、精神抖擻,佩劍在身。」盤蘇賢憶述,當時一種回歸在即的自豪感籠罩著她,身處歷史潮流之中,實在百感交集。
回歸後,兩地交流逐漸步入正軌。盤蘇賢又重執教鞭,重上講壇,重操舊業。應聘在職業訓練局的中華廚藝學院和旅遊服務業培訓發展中心擔任中文高級導師,兼任學院及中心的全人發展委員會主席。「我利用講壇這個陣地,向學員抒發的愛國情懷,弘揚祖國,讓年輕人加強認識國家的發展。」
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盤蘇賢就在校內舉辦了許多宣傳活動,如踢毽子、乒乓球和普通話朗誦等比賽,「每次活動的頒獎儀式,都堅持升國旗、奏國歌」。盤蘇賢認為,香港既然回歸了,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