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典文化協會 深入教育體制弘揚中華文化

本港回歸以來,在中華經典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嚴重不足。針對這個問題,國際經典文化協會致力弘揚「全民經典」,以中華文化經典為本,將香港作為基地,深入教育體制內,為中小學提供古代經典典籍研讀的公益講座,更在兩岸四地舉辦一系列經典誦讀活動和國學課程,促進文化交流,旨在提高民眾的品德學養,以臻社會祥和。

兩岸四地推廣讀經 參加者逾萬

位於佐敦的國際經典文化協會,成立於2004年,本著「聖賢為師,經典為友」的宗旨,力求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讓讀經成為人們的習慣,從中華經典中學習、體驗、成長。成立17年以來,協會已舉辦過百場經典誦讀、國學推廣活動,包括「兒童讀經」班、「《論語》在現代社會」計劃、「讀經教育國際論壇」和「經典翹楚榜」等。

其中最為大型的活動——「全球中華經典誦讀大會」,至今已舉辦十屆,分別在香港、北京、湖南、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舉行。在努力推廣下,參加人次最小規模過千人,最大規模達12000人,成績令人鼓舞。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活動——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主席溫金海接受《龍週》記者專訪時表示,協會固然想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推廣到全球各地,但理想遠大,自己能力有限,因此以兩岸四地文化推廣為主要工作,希望將經典文化的研讀落實到學校教育層面。

溫金海留意到本港少有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讀本,故此協會親力親為,參與文獻整理工作,出版了不少經典選讀和課堂教材,供幼稚園、中小學和成人國學課堂使用。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經典教材

受國學大師南懷瑾啟發

2021年的中學文憑考試中,只有1387人報考中國文學科,同樣為選修科的經濟、生物、化學等學科卻有過萬人報考。溫金海慨嘆,年輕一代著重實用科目而輕視文化學習,甚為可惜,認為家長、學校應從小培養孩子誦讀經典的習慣。

因此,身為嘉德麗幼稚園校監、校董的溫金海,將國際經典文化協會的工作帶入教育體制內,在幼稚園推廣經典文化,小朋友每日的課堂都會讀經,希望從小培養學生的國學知識。記者到訪嘉德麗幼稚園當日,高年班同學正在讀《老子》,當中還有不少日本、印度學生,課堂上書聲朗朗,不絕於耳。

溫金海憶述自己創辦協會的初衷,當時他認識了國學大師南懷瑾,獲一句良言:「如果你想幫助社會,要從文化入手,最好就是在教育上做。」溫金海因而成立協會,同年買下幼稚園,所使用的國學教材都由協會提供。

近年,政府開始注重學生的中華文化和價值觀教育。「香港的教育問題已經被忽視了20多年,但政府終於決定優化教育政策也是好事。」談及協會未來的發展目標,溫金海說,協會只希望珍惜當下,把握時機,盡力做一切能夠做的事,培養學生成為健全人格的人,將中華文化經典發揚光大,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活動——《弟子規》演繹大賽

每年舉辦「經典翹楚榜」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每年都會舉辦「經典翹楚榜」,活動包括經典知識水平評核大會、書法比賽和徵文比賽,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學習傳統文化。

歷年來,不少家長、老師都會陪小朋友一同參與活動,甚至成為義工導師,教導學生背誦經典,互相交流讀經心得。溫金海期望將這股經典文化氣氛,「由小到大」不斷推展到社會各界。

▲國際經典文化協會主席溫金海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