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流鶯問題存在已久,近來疫情放緩更越見猖獗。《龍週》記者接獲讀者投訴後到流鶯聚集的輔仁街一帶視察,發現下午不到三點,已有不少衣著暴露的女子徘徊,不時兜搭途人。有地區工作者指出,區內流鶯問題嚴峻,憂慮成為防疫缺口。
人潮湧湧 3分鐘內成功兜客
在平日下午繁忙時間,記者來到達輔仁街,看到附近學校的學生陸續放學,亦有不少街坊到輔仁街街市買菜。但即便街頭人潮湧湧,小巴站站滿等待上車的人群,仍有五、六位濃妝豔抹的女子站在行人道兩旁。現場所見,一位穿著黑色短裙的女子剛從附近大廈步出,在街邊徘徊並主動與路過的陌生男子攀談,不足3分鐘便有一位中年男子在閒談後隨女子上樓。

接孩子放學的居民翟太太對記者說,自己住在附近,經常見到這情景,擔心孩子心智未成熟,長期對此類招徠性交易的行為耳濡目染,容易產生不良影響,「見到就會走快一點」,認為有損市容。
有中學生也說,流鶯攬客不分晝夜,清晨上學時也會見到她們站在街邊,主動和人聊天,更透露身邊有同學曾因好奇而到樓上「參觀」過。
同學所說的「樓上」正是位於輔仁街26號的樂昌樓,記者看到一、二層大多數單位正經營「一樓一鳳」,走廊掛滿粉紅色的裝飾串燈,但其中亦有住家戶,門外寫明「深夜勿大聲滋擾」,可見流鶯問題已對居民造成一定影響。

區內三無大廈多 流鶯問題存在多年
該區地區工作者馬軼超告訴《龍週》記者,流鶯大多集中在康寧道一帶,區內舊樓和三無大廈較多,沒有業主立案法團,也沒有居民組織和管理公司,疏於管理,容易成為流鶯聚集的「鳥巢」。
馬軼超說,「如果他們只是站在街邊,沒有兜搭行為,是不違法的。」不過有時為了生意,她們會刻意向途人拋媚眼,甚至主動報價,所以過往亦收到不少居民投訴。
而且,最近出現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馬軼超擔心區內流鶯氾濫,會衍生「源頭不明」個案,恐成防疫缺口,故希望警方定期採取聯合行動,加強打擊和掃蕩相關場所。同時,政府也應該加強宣傳教育,或強制相關工作者進行病毒檢測,堵塞防疫漏洞。
除了警方加強打擊掃蕩外,是否應該檢控提供場所的業主,加強阻嚇性?馬軼超表示,未必每個業主租樓時都清楚了解租客的背景,建議由警方建立租客黑名單供業主參考,每次掃蕩行動後將相關人士加入黑名單,防止其租賃單位進行色情活動。

知多D:組織及操縱性交易活動犯法
在香港性交易本身是合法的,但組織及操縱性交易活動是非法的。根據《刑事罪行條例》第137條,依靠他人賣淫的收入為生,就是犯法,最高刑罰可被判監禁10年;第143-145條,出租處所以供用作賣淫場所,規定賣淫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場所,一經定罪,可處監禁7年;而第147條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在公眾地方遊蕩,就是違法,最高刑罰是監禁6個月及罰款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