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遠東貴婦」歷史——半島酒店

穿越時光隧道,帶領你走進一位「遠東貴婦」的前半生。它生於1928年12月11日,至今已是近百年高壽的「老婦人」,但歲月似乎沒有在它身上烙印,反而光鮮依舊,典雅依然。這位「貴夫人」是誰?它正是世界為人所熟悉的「香港半島酒店」。它曾被譽為蘇彝士運河以東最好的酒店,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酒店。

說起「遠東貴婦」的誕生,不得不由九廣鐵路的營運開始說起。20世紀初,九廣鐵路投入服務,香港的旅客數目也因此攀升。於是,港英政府有意在九廣鐵路(英段)火車總站(尖沙咀站)建立酒店,以滿足旅人下榻的需要。後來,建築「鐵路酒店」的權力由香港上海大酒店嘉道理家族取得,半島酒店也因而誕生。

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

「遠東貴婦」一身華麗典雅。它樓高七層,為當時香港的最高建築。其建築特式屬意大利文藝復興及巴洛克建築風格。它的平面結構是左右對稱,呈現「工形;立面則以古典雕刻、拱窗、拱心石等裝飾;大堂佈置充滿歐洲貴族氣息,柱頂和天花刻有神話等雕塑。另外,它也揉合了中國文代元素,門前的「石獅子」和大門的「中國門神」則寓意著一生守護這「遠東貴婦」。它一身的貴氣,成為了王室名人下榻的首選。

▲昔日半島酒店的大堂設計

「半島綠」的豪邁

「遠東貴婦」身份尊貴,出行必以名貴轎車代步。若你有細心留意,半島酒店的門前會停泊一架架超級豪華版深綠色車身的勞斯萊斯轎車,盡顯它的豪氣,也因此被稱為「半島綠」。其實,1970年代起,半島酒店已與勞斯萊斯合作,單是首次訂購的七輛銀影號轎車已打破了當時勞斯萊斯個別訂單交易記錄,被全球廣泛報導。

「貴婦人」的社交舞台

半島酒店是明人紅星的社交舞台。客人除了日常投宿外,還可享受舞池、餐廳和酒吧等服務。三十年代,半島酒店掀起了「茶舞」的熱潮。「茶舞」的收費為五毫,客人可享用紅茶、糕點,也可隨著樂隊的伴奏下,盡情跳舞。五十年代,半島已有「影人茶座」之稱,一架三層的傳統英式下午茶代表著貴婦的身份象徵,吸引一眾名人紅星到此茶聚。至到八十年代,「影人茶座」熱潮如火,為人所熟悉的影星,如鍾楚紅、張曼玉、張國榮等影星都是半島的常客。六十年代,半島酒店在地窖內也開設碟仙夜總會,當時著名的樂隊名為蓮花。在此,它不但是交際的勝地,也匯聚了當時最摩登的時尚玩樂。

「遠東貴婦」是歷史的見證人

二戰時期,半島酒店見證香港歷史的變遷。1941年12月,港督楊慕琦於半島酒店336號房簽署投降書,香港正式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時刻。同時,半島酒店也成了日軍的臨時司令部,改名為「東亞酒店」。直至香港重光後,半島酒店的營業權重歸嘉道理家族門下。二戰後,全球國家百廢待興。當時,有不少猶太難民逃難到香港,半島酒店則肩負時代責任,積極收容這批難民,酒店變為難民收容所,並悉心照料難民,又為他們提供三餐食宿,更為他們辦理移民手續,盡顯社會公民責任。

如今,香港半島酒店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見其極具歷史意義。同時,半島酒店依舊是世界一流的大酒店,繼續為來港的旅人提供最先進和最豪華的服務。

▲1950年代,半島酒店肩負社會責任,收容難民
▲1950年代,戰後重光的香港半島酒店

作者簡介:
黃浩婷,中學中國語文老師。曾擔任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研究員,從事多項歷史文化的研究和推廣工作,亦參與了《回緬歲月一甲子─ 坑口風物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鄉土‧非遺」研究計劃。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