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美國哈佛商學院,擁有 30 多年的招聘經驗,黃慧儀(Louisa Wong)早在2008年已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50位最具影響力的獵頭顧問」之一,2014 年更榮獲 Recruitment International 頒發的著名名人堂獎。光環背後,這位出身於九龍城寨貧民窟的女孩充滿傳奇,她用了 3 年多時間、整理出9萬字的回憶錄,仍然寫不完她的「追蝶人生」。
用手機寫出20萬字回憶錄
「我其實是寫了20萬字,但太長了,所以只好停止,最後整理出最精彩的9萬字內容。」令《龍週》記者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年屆65歲的女強人,竟然是用手機敲出這20萬字,「我很確定我是唯一一個在手機上寫書的人。」
在接受《龍週》專訪時,黃慧儀的右手近拇指位置露出了一個腫塊。「因為手指不斷重複打字,不久前才做完手術。」輕描淡寫中,黃慧儀流露出深深不忿:「做得這麼辛苦,只賣書沒價值,我要捐書,幫到更多人。」
寫這本回憶錄,也代表了黃慧儀的重生,因為相依為命的媽媽於2019年離世,她失去了人生的支柱。這回憶錄就是讓她重新確認自己,讓自己成為新的支柱。
黃慧儀用了自己擅長的英文寫了這本回憶錄,書名《WOMEN WHO CHASE BUTTERFLIES》,中文初步譯名《追蝶人生》。蝶,對黃慧儀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在她不到4歲的時候,她就喜歡追逐美麗的蝴蝶,但一位老太太讓她明白一個道理:蝴蝶被抓住會死,有花香蝶自來。黃慧儀因此確立了人生的宗旨:做好人好事來。
在黃慧儀開始追蝶之前,她因為媽媽幸運地抽中公屋,走出了九龍城寨貧民窟這個出生地。雖然只在此生活兩年,但她仍記得那裡有一群勤奮的鄰居,因此九龍城寨在她心目中就像獅子山下精神般具香港歷史意義,她對此感到驕傲。

在中國成立第一家本土獵頭公司
雖然畢業於哈佛,但黃慧儀坦言小時候讀書一般,所以中五之後赴加拿大升學。當時,她跟著男友報讀哈佛,結果是黃慧儀入了哈佛,她的男友入不到,「去了加拿大,我才發掘出自己的天賦。」
這令黃慧儀想起媽媽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未來,不是由出生的地方決定。」黃慧儀因此沒有因為出身貧民窟而否定自己的人生,這一刻她更深深明白:即使中學讀書不好,也不代表沒有將來,天才可能要遲一點才發掘出來。
畢業後,黃慧儀在華爾街成為一名投資銀行家,後轉行到百貨公司做時裝。其後因父親身體不好,她便回港照顧父親,在找工作時因不滿獵頭公司介紹的工作薪資過低,結果反被邀請加入獵頭公司這行,一直做到董事總經理。
1996年,黃慧儀開始了創業之旅,在中國成立了第一家本土獵頭公司伯樂。公司從最初的幾人,逐漸發展到上百人,後來更被知名的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提供商Recruit Group收購,成為亞洲最大的獵頭公司。後來在偶然機會下,黃慧儀2012年收購了全球獵頭公司Global Sage,再次踏上創業之旅。
黃慧儀在獵頭界摸爬滾打了37載,只因她有一個信念:「這可以改變人的命運。」

熱心慈善創建非營利組織
黃慧儀也是一位慈善家,於2008年創建Giving Hand,這是一家專注於促進企業捐贈的非營利組織。Giving Hand還為非政府組織初創企業提供種子資金和管理支持。
「Giving Hand的創立,最初是為了幫助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災民,之後才開始資助非政府組織初創企業,希望幫到更多人。」黃慧儀表示,這次的新書回憶錄,就是通過Giving Hand,然後將收益捐予和諧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