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慈雲山更成為重災區,民政事務總署決定為慈正邨及鄰近公共屋邨約四萬名居民免費檢測新冠肺炎病毒。有九龍東社區幹事促請政府把「慈雲山檢測計劃」推展至慈雲山的非公屋居民,進行全面檢測,以免防疫出現漏洞。
政府暫為四萬公屋居民檢測
慈雲山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區,主要由五個公共屋邨、兩個居屋屋苑及毓華里一帶的私樓群組成。資料顯示,自從本港在7月5日爆發第三波疫情後,慈雲山就慘變愁雲山。截至7月31日,區內已累積221宗確診個案,佔全部本地個案逾一成四。在區內78幢屋苑大廈中,有46幢有人確診,更牽涉到區外多個大型傳染群組。
有見慈雲山的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民政總署於7月28日起開展計劃,為包括慈正邨及毗鄰公共屋邨包括慈樂邨、慈民邨、慈康邨及彩輝邨的約四萬名居民,提供自願的免費新冠病毒檢測。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在7月2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透露,整個計劃涉及22座公屋,約13000戶,預計在兩個星期內完成。他強調,當局十分關心當區居民,「其實除了測試之外,我們早兩個星期找了樂善堂和東華三院,向慈雲山慈正邨、牛池灣彩輝邨和觀塘坪石的獨居長者或雙老居民派發超過7500個食物包,當中有米和罐頭,在疫情下盡量給予食物和物資上的支援。」
冀成立地區抗疫中心
不過,工聯會九龍東總幹事鄧家彪指出,根據2016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慈雲山共有8萬人居住,居於私廈或居屋的市民多達2萬至3萬,他促政府把檢測計劃推展至慈雲山的非公屋居民,進行全面檢測。
鄧家彪續指,慈雲山爆發疫情,社會保障服務亦受阻,為獨居長者提供的上門送飯等服務有部分中止,有長者未能自行照顧飲食需要,只能報警求助。他促請政府在疫情嚴重地區成立地區抗疫中心,以跨部門的方式協助當區居民需要。
前黄大仙區議員、民建聯副秘書長黎榮浩則建議,當局應同時把檢測計劃用作先導計劃,盡快擴展至慈愛苑、慈安苑、沙田坳邨、毓華街一帶、鳳德邨及鳳禮苑,並於全港推行,但九龍東優先。

街市新措施入內須戴口罩手套
慈雲山疫情大爆發,人心惶惶。除了民政總署為慈正邨以及慈樂邨等毗鄰公共屋邨的居民安排免費病毒檢測,慈雲山街市由7月29日起也推行新的防疫措施,顧客進入街市前須戴口罩、量體溫、於街市入口的智能消毒站消毒及領取一次性手套及面罩。
至於街市的檔販,則須每14天進行病毒測試,於當眼位置掛上已通過病毒檢測的「健康卡」證明,以及齊備「四寶」開工,包括口罩、面罩、手套。他們上班前也均須量體溫。
街市亦會每隔2小時以1︰49稀釋漂白水消毒,每晚亦會進行徹底霧化消毒,顧客經常接觸的地方已噴灑「新一代光觸獨媒」光自潔納米液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