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計劃在東九龍大上托的巖洞興建新的廢物轉運站,以取代原九龍灣的廢物轉運站。不過,新廢物轉運站位處東九龍交通要津,有區議員擔心此舉勢必令該區嚴重的塞車問題進一步惡化。
區議員憂影響逾十萬人返工返學
根據規劃,新廢物轉運站預計每日可處理東九龍和西貢區18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有關項目預計2021年完成環評、2025年動工及2028年啟用。觀塘區議員張培剛接受《龍週》訪問時直指,雖然環保署是次選址較為遠離民居,附近亦只有零星村屋,但該處卻是鄰近四區主要交通的交匯處,包括:九東的觀塘、黃大仙、九西的九龍城及新界東部的西貢等,平時由早上七時起,該位置一帶已出現塞車情況。他憂慮一旦大上托的巖洞興建新的廢物轉運站後,情況將會更為惡化,影響市民返工返學。
他說:「觀塘及黃大仙車輛會使用部分新清水灣道、九龍城主要使用新清水灣道、西貢則是舊路(清水灣道);這些道路附近有安達村、安泰村、彩雲村、坪石村、四順及飛鵝山一些村屋等等。計劃落實後,將會有十多萬巿民受到影響。」
張培剛透露,早前與環保署舉行會議,對方指新廢物轉運站啟用後,每天將會有400架大型垃圾車,將九龍城、黃大仙、觀塘及西貢區的垃圾運到該處,壓縮後,再有80架大型垃圾車拖走。

垃圾車進出 易衍噪音衛生問題
張培剛認為,如此龐大的車流量勢必嚴重衝擊鄰近各區交通,當時自己已向環保署表明,如果不改善這情況,該議案拿上區議會諮詢時,他一定會反對,「附近道路狹窄,經常塞車,例如新清水灣道、安秀道、寶琳道、秀茂坪道,實在再難以容納幾百架大型垃圾車在繁忙時間經過。」
根據環保署的相關建議,新廢物轉運站位置位於距離安泰村大約500米的巖洞內,可減少對附近居民的滋擾。但張培剛強調,數百架大型垃圾車進出,必會引發噪音及衛生問題,目前已有不少當區居民向他反映很擔心此計劃落實。
他指,除了個人反對外,未來亦會聯同鄰近各區議員及社區幹事,向環境署表明反對在大上托興建廢物轉運站,認為當局必須先處理好交通問題,才能推出相關方案。

政府曾研究建文娛中心
根據政府的《巖洞總綱圖》顯示,大上托的巖洞面積達90.7公頃,等於4.7個維園大小,巖洞的地勢普遍陡峭,最高點約在主水平基準以上399米,巖洞區西部是花崗岩、東部是粗火山灰晶屑凝灰巖,巖洞區可經清水灣道、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內的通道和寶琳路進入。
翻查資料,今次是政府第二次計劃在巖洞興建廢物轉運站。早年,政府曾研究在大上托巖洞興建文娛中心、廢物轉運站、零售、飲食設施,或是將香港歷史檔案大樓的檔案庫遷入巖洞內。當局現時有意興建新廢物轉運站的方案,只使用巖洞1.8公頃面積,入口部份佔0.5公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