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去年 6 月爆發反修例風波以來,多項公共設施被嚴重破壞。《龍週》發現,事發至今一年,「重災區」之一—旺角的許多馬路欄杆仍未修復。有區議員呼籲政府盡快維修,以免增加交通意外風險。
全港60公里欄杆被拆除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6月10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披露,去年6月至今年5月期間,全港各區共有740組交通燈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約有60公里欄杆被拆除,至少177個安裝在政府設施及公眾地方的閉路電視攝錄機遭受破壞。
另外,在反修例風波期間,全港約有2.2萬平方米行人路的路磚被拆走,約有1320個廢屑箱及130個可循環再造廢物回收箱遭破壞。
運輸及房屋局指出,政府已動用約6625萬元復修和重置被破壞的公共設施,當中4000萬元用於復修和重置交通燈,另用約1500萬元復修欄杆等。
不過,《龍週》記者上周在旺角發現,雖然相關部門已在一些主要路口的交通燈加裝保護措施,包括在交通燈的行人燈燈頭上加裝保護網,但在彌敦道、亞皆老街一帶,許多道路旁邊的欄杆仍未維修,不時有行人穿插過馬路,險象環生。
許德亮倡燒焊加固免生交通意外
油尖旺(旺角西)區議員許德亮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就他所知,當局一直沒有認真復修過馬路欄杆,最多只是在欄杆被拆除的位置臨時繫上膠鏈,以提示道路使用者,「政府的說法是擔心若修復欄杆,恐怕會再被黑衣人拆除作為抗爭武器。」
但許德亮指出,馬道欄杆未修復,帶來很多問題,包括有途人圖方便直接衝過馬路,「我們也看到不少小朋友放學後,在山東街直接衝過馬路,家長想阻也阻不了,險象環生。」
許德亮認為,路政署應該盡快復修欄杆,尤其是改良有關設計,包括燒焊加固欄杆,令黑衣人無法再拆除欄杆。他指出,除了欄杆問題,近來油尖旺區街道上因為社會運動少了很多垃圾桶,當局改而放置膠袋,「早前暴雨大風,吹到滿街都是膠袋,政府也應該快點重置垃圾桶。」

又一城商場 白色欄杆取代玻璃圍欄
歷時逾一年的反修例風波勞民傷財,更令街道以至商場一片狼藉。其中,九龍塘又一城商場去年11月遭黑衣人大肆破壞,商場大堂的大型聖誕樹被焚毀,商店、食肆遭破壞、縱火。商場關閉了兩個多月進行維修才重開。
又一城商場重開後,商戶已陸續開門營業,位於高層、被破壞的玻璃圍欄則被換成白色欄杆。不過,《龍週》記者日前在又一城發現,位於商場低層的玻璃欄杆雖然保持原狀,但不少位置出現凸凹不平,仍然留有黑衣人破壞的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