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行業,與市民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卻往往被市民和政府忽略。這個行業就是理髮行業。身為亞洲髮型協會香港會長的黃國強(Kenny),從學徒一步步做起,憑著努力不懈,終於成為世界級的理髮師,成功演繹了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
40年努力 成為業界翹楚
早於上世紀80年代,Kenny已經是九龍城區的紅牌髮型師,他經營的髮型屋多次奪得香港區的冠軍獎項。
2014年,Kenny的團隊參加了Goldwell Colorzoom全球髮型設計比賽,先在香港取得第一名,然後再到德國參加總決賽,戰勝了眾多世界知名的大師級髮型師,取得冠軍。
Kenny的成功並非僥倖,而是來自不懈的努力。原來,他初出道時只不過是學徒出身,曾經每天做60至70個客人,經過40年的努力,才成為今天髮型師業界的翹楚。
Kenny告訴《龍週》記者,在香港做髮型師這一行,仍然按傳統的師徒制,從業員都先跟師傅學習,所謂「學師三年,守客三年」,每位髮型師都要付出多年的努力,才能有正常的收入。不過,由於缺乏規範化的認證機制和牌照制度,本港的髮型師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出任亞洲髮型協會香港會長
Kenny以自己為例說:「我是在英國得到全球認證的髮型師,在香港也取得了職業訓練局頒發的形象及造型設計(四級)資歷,但由於沒有牌照制度,我根本沒有辦法證明我是一位髮型師。所以,髮型師在香港是沒有身份的一個行業。」
上述問題在今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期間更加突出。 Kenny是現任亞洲髮型協會香港會長。他慨嘆,過去幾個月,政府先後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協助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從業員度過難關,但髮型師卻成為被忽略的行業。原因是,他們既非零售、旅遊、飲食業等受扶持的行業,又沒有牌照登記制度,再加上許多從業員還是自由工作者,未能從中受惠。
Kenny指出,髮型師行業爭取政府設立牌照機制已有十年,但一直未能成功,過往在沙士,金融風暴等重大危機中,髮型師都靠自己度過難關,今次疫情對髮型師行業的打擊更加嚴重,但由於沒有身份,為數不少的髮型師未能得到公平的對待。

倡設置資歷認證機制
全港有3800間髮型屋,估計約有4萬髮型從業員。但政府在統計時,只估算有1萬4千多名從業員,原因就是理髮行業沒有正式的牌照制度,當局只按髮型屋數字及強積金作粗略估算,未能準確反映業界情況。
「政府資助零售業,但髮型屋不屬零售業;政府發放保就業基金,但髮型師中有好多像藝術工作者那樣是自由工作者,沒有做強積金,也得不到資助。」Kenny指出,相比其他行業,的士界從業員有的士牌,保安也有保安牌,都可以得到相應的資助,這讓髮型師感到不公道。他認為政府應考慮建立髮型師的牌照制度,如透過考試或者資歷認證機制,為髮型師確立身份認證,讓理髮行業成為受尊重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