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經濟、外交、科技及軍事力量提升成世界強國之列,當中可謂一步一腳印。上望穹蒼,下望海洋,近年隨國家軍工科技水平提升,當蛟龍號下潛到深海7000米的深度時,也就意味着國家已經正式開始了深海探索,為世界解開更多地球的秘密。
自主研發深海載人器具
國際海底資源勘探的需求發展迅速,一些海洋強國如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繼研發了6000米級的載人潛水器,在深海探測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新中國早前實現了航天壯舉,但對深海的探索依然放在進程之中。2002年,在國家海洋局大洋協會的積極推動下,中國正式開展了7000米載人潛水器研製工作。
消息傳出後,美國有科研學者笑指 「你們中國人只搞過600米的潛水器,現在要向7000米挑戰,簡直天方夜譚」。在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帶領下,蛟龍號的技術在精密的計算下得到跨越式的成功,研究人員設計出的殼體、裝置不但能承受7000米水深下,連硬幣也會被壓成薄片的水壓,同時要使處在7000米水下的艙內潛航員仍處於常壓環境下。

蛟龍下海遙祝神舟問天
2012年中國同時取得上天下海的重大突破,而奇妙的是航天員與深海工作者竟然在工作中互相惦念,成為一時佳話。
2012年6月15日,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進行7000米級海試時,時值第一次下潛試驗時,三名潛航員在 「蛟龍」號潛至水下6000米時與水面指揮人員通話,遙祝次日的神舟九號發射成功。6月24日17時41分,順利完成手控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與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7000米新紀錄的3位潛航員葉聰、劉開周、楊波分別在太空和海底互相表示祝賀和問候。
蛟龍探海,從南海的1000米試潛到馬里亞納海溝的7062米深潛奇跡,新中國七十年,見證中國技術屢創高峰,現正一步步走向深海,為世界征服深海,解開更多地球的奧秘。
上天下海的六月二十四日
2012年6月24日9時07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也是世界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同日12時55分,航天員成功駕駛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連接,再次形成組合體,實現中國首次手控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一天之內,中國同時誕生了載人航天和載人深潛的國內新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