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壁堅:離線權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

智能手機的普及,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同時也衍生不少的問題。就以老師而言,很多老師也是機不離手─他們並不是在娛樂自己,而是處理一系列的公務,包括與同事商議課程內容、籌備活動,又或與家長溝通子女在校的情況,更會有同學「打whatsapp問功課」。形形色色的訊息交流使老師課後也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甚至筆者曾聽聞有部分學校的高層經常在晚上十時後聯絡老師明天的工作安排,這種情況實在不理想。

教聯會早前曾進行調查,發現受訪教師每天放工後仍花四十五分鐘跟進與校務相關的訊息,亦有老師反映下班後仍不斷收到訊息,令人精神緊張及失眠,有時甚至需要即時回覆及緊急處理公務,嚴重影響私人生活。

因此,教聯會建議教育局應制訂指引,讓教師享有 「離線權」,下班後可以不用回覆涉及學校相關的即時訊息或電郵。此外,教聯會亦建議學校因應校情,制訂老師使用即時通訊軟件與學生及家長聯繫的指引,而家長與老師亦應當減少向老師發放不必要的訊息。筆者認為這個建議非常合適,因為老師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與生活,下班後應該享有自己的空間,與子女及家人相處。有部分學校明文規定除老師在下午七時後不需回覆與校務、家長及學生相關的訊息,這亦是可行的做法,以還老師一個清靜的空間。

吳壁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