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筆者曾提及本校創設AR中國歷史長廊,現在將談及此長廊的相關細節。
此中國歷史長廊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實體的歷史板報,以初中中國歷史新課程為基礎,分為九大時段,內裏介紹該歷史時段的概要。此部分除一般初中學生能參閱外,高中學生、甚或沒有選修歷史的同學,也能透過此長廊補足中國歷史的知識。
接着是整個計劃的主項,即AR部分。本校與資訊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了名為「中史遊蹤」的APP,透過AR技術與版布的相互配合,呈現互動內容。
同學在課堂學習到不同的中國歷史知識後,能應用到這個APP當中。當同學能順利回答APP內某個朝代的題目之後,便能成功過關,並得到相應的寶物。同學運用課堂知識,結合類似電玩的過關功能,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趣味。
至於所謂的 「寶物」,是各朝代重要人物的卡片。就以周代為例,學生成功過關後,能得到西施卡片一張。而特別之處是,這些卡片都是本校學生的創作,通過全校參與,使這計劃的受眾人數更多。此外,中國歷史長廊也有一些延伸功能,例如APP中設有名為 「AR掌故」的部分,當進入此模式後,利用AR技術掃描板報相應的部分,便能開啟相關的網址以及影片,延伸版布的內容。
這個項目確能增進學生的中國歷史知識,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中國歷史的動機與投入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校參觀感受一下。
吳壁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