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玉 深水埗係我「屋企」

自2007年當選深水埗區區議員,劉佩玉已扎根社區長達12年。

可以說,劉佩玉的人生軌跡與深水埗息息相關,她生長於此,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這裏,之後亦未離開過始終服務當區。 「我對深水埗很有感情。」 她將深水埗稱作 「屋企」 ,街坊都是 「屋企人」 。

助人等於自我價值的滿足

「做社區服務不是要得到什麼回報,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的想法早在劉佩玉唸中學時就已萌芽。她熱衷當義工,常參加學校組織的探訪獨居老人活動,陪長者談天,或是幫忙做清潔, 「能夠幫得到就感覺好開心,是一種內心富足的感受。」她的想法很簡單。

所以當記者問她是否從小就確定當義工的理想,劉佩玉想了想並未肯定。對於那時年少的劉佩玉而言,未來還僅是模糊概念。她確定只是想要幫助他人,但還沒想過要以什麼形式來實現。

至於後來當選區議員,劉佩玉說,這是一種機緣、也是一個機會,幫助她將 「服務社區、幫助他人」的模糊概念寫實化。

劉佩玉平日的工作裏,有一項是寫信給政府協助劏房住戶上公屋, 「可能我們寫100封,只有2、3封起到作用,但我們也會去做。對我們來說只是小事,但可能幫助一整個家庭改善了生活質素,和其他許多意想不到的方面。」公屋租金較劏房便宜,讓家庭可以有盈餘投資小朋友教育,甚至是買菜時也多些選擇。

得到幫助的居民,經常前來區議員辦事處感謝, 「當我看到他們臉上那種開心,我也好開心。」劉佩玉的開心大致源於自我價值得到肯定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又遠遠高於一份工作本身。

2428QC007_.jpg
▲關愛長者送飯服務

區議員是反映民意的平台

作為老區又是較為基層,深水埗長年存在一些老問題,譬如舊式樓宇安全、環境衛生、劏房住戶生活質素有待改善等。

面對這些問題,劉佩玉認為區議員是一個平台,即代替民眾與政府溝通,向政府表達當區民意。為改善社區,她做了很多工作,如為幫助一些唐樓及舊式大廈的小業主達到政府規定的改善要求,而建立樓宇管理服務一條龍服務,包括幫助他們申請一些政府的資助項目、協助小業主展開法團會議商討大廈管理問題。

在深水埗區,密集分布着食肆、排檔、街市,亦有不少 「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無管理公司的大廈),對環境衛生構成不少困擾。劉佩玉曾要求集中針對全區14條後巷進行清理,亦爭取食環署多在當區引用新科技洗街。在她的努力下,深水埗區目前已有5部洗街車且投入使用。

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逾6億元翻新約全港240個公廁。在令人詬病的南昌街公廁翻新之後,劉佩玉將目光投向仍未得到改善的北河街街市公廁,向政府成功爭取將其加入翻新公廁名單。她透露,食環署已表示預計本財政年度會開始翻新工程,這也意味着北河街街市公廁將會成為全港第一個翻新的街市公廁。

2428QC003_.jpg
▲為居民解答申請4000元關愛共享計劃問題

緊記民生無小事

記者留意到,在劉佩玉辦事處的牆壁上,貼了很多張標語,寫着:民生無小事。談及未來工作計劃時,劉佩玉也同樣強調民生議題,希望改善當區街坊的生活質素,尤其是劏房居住環境。 她坦言,劏房擁擠、居住人員亦複雜,除衛生外還需警惕火警。而現時為解決公屋輪候時間長的問題,她希望政府可多將臨時用地建過渡性房屋。

2428QC006_.jpg
▲劉佩玉要求政府增撥資源清潔舊樓平台,天井垃圾,減低鼠患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