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關秀玲 全年基本沒有放假

服務社區殊不容易,不但要有心,也要有能力。油尖旺區議員關秀玲就具備了這兩點。她在區內服務多年,擁有廣泛人脈,親和力強,贏得了街坊信任,被譽為「鐵人」。

關秀玲在上世紀80年代初從商,與丈夫在尖沙咀遊客區經營品牌皮具店,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人,明白到待人以誠,才能取得對方信任及支持。而她從商界走入社區,可說是相當偶然。

因大廈維修而走入社區

1999年,政府推出 「屋宇維修統籌計劃」,挑選150幢大廈為目標大廈發出維修令。關秀玲所住的柯士甸大廈正好是其中一幢大廈,每個單位業主差不多要拿出數萬元,為大廈進行維修。然而,這時候原來的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早已因另涉虧空公款而 「走佬」。一時間各業主都十分徬徨無助。

那時候,關秀玲帶着3個孩子,生活忙碌。但為了支持法團,每次法團開會她都會出席。想不到有一次法團會議要重選主席時,法團全體竟然一致通過推選她出任主席,認為她較年輕,且從商見過世面,方便與政府部門、承建商等周璇。關秀玲亦覺這工作一定要有人做,逐挺身而出,當上法團主席。

關秀玲憶述,全棟大廈80多戶,要得到三分之二住戶同意才以進行維修,當時自己對這些工作是

「一張白紙」,完全不曉得如何做,但本着為了全棟大廈好的想法,就膽粗粗接手來做, 「每日收工後,法團就開會研究對策、與政府接觸,以及逐家逐戶說明情況,終於取得全部業主的信任及支持。」

事件更成為當時的新聞焦點,不少傳媒爭相來訪,關秀玲的名字亦不時出現在各大報章上。柯士甸大廈最終成功把全部僭建物清拆,前屋宇署署長梁展文更特別向她發出鼓勵信作嘉許。

2427QC001_
▲關秀玲因處理柯士甸大廈維修而踏足社區服務

真誠待人贏信任

回顧柯士甸大廈維修事件,持續了兩年,遇到無數困難,但關秀玲也從過程中結交到不少街坊朋友,而且了解到社區事務是需要有人站出來幫手才能成事,加上能幫到街坊倍加開心及有滿足感,由此她對社區活動越來越有興趣,其後在07年參選區議員並當選,至今已連續第四次當選區議員。

關秀玲笑言,為社區服務可能是性格使然,自己喜歡工作,平常睡得少,就算生3名小孩時也不坐月。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她一年當中基本上沒有放假,只在大年初一及初二才會休息,所以不少街坊都笑她是 「鐵人」。

2427QC007_.jpg
▲關秀玲平時組織不少社區活動

不同族裔 共融社區

每天都會有街坊到關秀玲的議員辦公室求助,當中少數族裔人士佔了約半數。關秀玲解釋,少數族裔人士離鄉背井來到香港,由於文化及語言不通,造成不少誤解,生活上也會面對很多困難,很需要幫助。

關秀玲指,尖沙咀有較多的印度人,他們的求助個案以工作、入境、醫療及家人團聚為主,接觸初期會顯得不太信任,但知道自己是真誠幫助他們後,便會十分信任。而關秀玲她眼中,也無種族之分,大家同坐一條船,都是香港人。

2427QC008_
▲區內有不少印度人士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