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以及初中新課程即將推行,中國歷史教育變得愈來愈重要。不少市民及學生一般對中國歷史的印象都是沉悶、沒趣、也需要記很多的時地人等,導致不少人對中國歷史望而生畏,從而令高中的修讀人數也節節下降。筆者希望在此分享一些有關中國歷史教學的經驗,印證讀歷史也可以有趣味。
一年多前,教育局給予學校一筆過十五萬的撥款,用以推動中國歷史或中華文化教育的工作,筆者任教的學校當然也有這筆撥款,也思量究竟該如何運用。有人建議用於學生的交流團、也有人建議添置一些新的書本和教具、也有人建議用於外聘的教學活動。但是,這些東西要不是恆常已有、就是一次性的東西,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留低,繼續惠及我校學生。
筆者喜歡走在潮流尖端,也深深被近年來的AR及VR技術所吸引,心想能否將這些東西運用到中國歷史教學之中。有了初步的構思,也和相熟的資訊科技老師商討後,決定大膽地創設一個應該在學界也未有的嶄新之作─AR中國歷史長廊。
這個計劃是希望將AR(擴增實境)的技術融入此歷史長廊中。AR技術能將展板變成互動式的學習工具,師生只要利用平板電腦或手提,透過特定的APP掃描,便能在真實環境中呈現互動內容。至於具體情況,在此先賣個關子,留待下次再說。
吳壁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