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毅強 與街坊同行

民建聯社區幹事越毅強和黃大仙特別有緣:他出生於該區的聖母醫院,目前又扎根於此,服務黃大仙居民。多年的黃大仙生活,令越毅強對這個社區的感情有增無減,決意要成為區內街坊的同行者。
大學時期積極做義工

認識越毅強的人,知道他是一個熱心社區服務的人。在整個大學時期,越毅強就積極參與義工服務團的活動,初期主要探訪長者和兒童等有需要的群體,後來社會上出現殺校問題,便去服務那些瀕臨關閉的學校。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已認定自己未來的路向就是服務有需要的人。」越毅強接受《龍週》訪問時說。

2005年大學畢業後,越毅強果然加入一個地區社團,在黃大仙區服務。大約一年後,他又加入民建聯,成為簡志豪議員的左右手,其後擔任過不同崗位,包括在西貢和將軍澳從事地區工作,亦當過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的議員助理,輾轉到又回到黃大仙區。

「雖然我們不像專業人士那樣有專業資格,但我經常提醒自己要以專業的態度服務街坊。」越毅強坦言,從事地區工作的壓力不少,什麼都要略懂一二,尤其是要耐心聆聽街坊的需要,並盡力提供協助, 「例如早前政府推出派4000元的措施,我們起碼要看熟申請表格,了解整個申領程序,街坊提出問題才知道如何解答。」

目前,越毅強主要的辦公地點是在位於黃大仙鳳德邨的簡志豪議員辦事處。越毅強在這裏服務多年,深深感受到邨內濃厚的人情味,早前一位街坊兼同鄉的一個舉動,尤令他暖在心頭。

「有一位街坊和我都是祖籍番禺龍歸市,他知道我沒時間回去,於是返鄉下時特意拍了一輯照片,回港後第一時間拿給我看。」越毅強形容,回到辦事處就好像返到屋企,碰見街坊彼此噓寒問暖,互相關心。

1217QC001_
▲越毅強和街坊交流

出身基層 切身體會街坊所需

雖然現今社會的鄰里關係不及以前那樣密切,但越毅強認為社區並不是冷冰冰,而是有溫度的,不論是普通街坊還是辦事處義工,大家對事物的看法和立場或有所不同,但都抱着同一目標,就是合力令社區變得更好,而當中少不了前人播下的種子。他特別感激簡志豪多年來打下基礎,讓身為後輩的他在工作上更順利地走上軌道。

越毅強來自基層家庭,大學修讀社會科學。這些經歷令他更富同理心,切身地體會一般街坊的生活所需。他說: 「鳳德邨是一個基層社區,有小朋友,亦有長者,他們在過時過節未必有地方去.若我們能提供一些活動讓他們參與,聚在一起聊聊天,對他們來說是好事。」因此他一直舉辦相關的活動,讓他們亦能歡度佳節。

1217QC006_
▲向街坊派發單張

看書跑步減壓

舉辦地區活動看似簡單,當中有很多瑣碎事卻要處理。在這方面,越毅強勝在做事細心,由設計海報、派發門票,到租借音響等,都務求做到妥妥貼貼, 「每個細節都要盡力做好,讓街坊可以好好享受活動。」

雖然地區工作繁重,越毅強幸好有一群同事和義工幫忙分擔,目前義工團隊有近100人,當中以街坊為主。而除了有一班得力助手,越毅強亦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平衡,通過閱讀和跑步紓緩壓力。原來,他自小是個金庸迷,長大後接觸的書種更多樣化,但他笑言可能是職業病的緣故,看得較多的還是政治類的書籍。

1217QC005_.jpg
▲越毅強和一班義工向有需要的群體派發愛心飯盒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