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巴士站柱』 由太陽能供電,燈泡透過自動感應,因應天色變暗而亮起,環保之餘又方便到乘客,希望九巴未來在較少街燈的巴士站可多加設。」 本港有很多社區幹事,但像在深水埗新填海區服務的黃永威這一位智慧社區的積極推動者,恐怕是少數之中的少數。
喜歡街坊們稱呼他為Ray的黃永威,是一位風趣、幽默的企業顧問,平時的工作專為各大小企業解決疑難雜症,提供顧問服務。他經常教授企業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提高公司效率。
任企業顧問 教授創新科技
在社區服務中,Ray同樣走在生活科技運用的前線。他敏銳地提出,香港需要大力發展智慧社區,讓市民可以依靠新科技改善生活的品質。
小至家居使用的慳電膽,以及各種家用電器的組合搭配,大至政府的全港性創新科技政策的建議,都是Ray關注的事項。他時常向街坊發放各種創新科技的小點子及各類最新的生活資訊,同時也會透過區議會和其他渠道,向政府提出發展智慧社區的建議。
Ray認為,政府可以在兩方面促進智慧社區建設,一是提供優質而免費的公共wi-fi網絡,讓市民不用擔心數據量超標,可以暢通無阻及隨時隨地使用手機網絡。政府試驗中的智慧燈柱計劃正是一個建議,除了收集數據改善交通,還預留了空間提供免費wi-fi訊號。

倡整合社區服務手機程式
二是整合社區生活服務的手機運用程式,提供多元化服務,如社區公告、設施預約、線上購物、交流平台等。Ray指出,內地不少住宅小區已有公司推出類似相關程式,台灣新北市政府亦有推出的
「新北智慧社區」服務系統,主動帶領社區智慧化。
他說: 「透過這兩方面的提升和改善,就可以讓市民們安坐家中,點指手機就可以處理社區大小事,不用再花額外時間,讓社區生活變得更方便。」

從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看,Ray認為科技發展會推動社會的發展變化, 「AI發展帶動新經濟,新思維、創科、小服務型公司將會是未來的方向。創科某程度上可以成為普及而高回報的工作,上至90歲長者到小學生,只要有小點子,利用網絡很快就可建立生意。政府在建設智慧城市時,亦要鼓勵這種新經濟的模式。」

助海盈邨居民安住新居
位於深水埗新填海區的海盈邨,是新的公屋。從屋邨落成到居民遷入,Ray都處處提供細緻的服務,協助街坊很快適應到新社區生活。
早在去年8月,當海盈邨剛建成、預派公屋單位的時候,Ray已組成義工團隊在邨內向居民提供服務,包括拍攝短片介紹屋邨的各類資訊,令剛獲分配到海盈邨的市民可以很快地了解屋邨及社區內各項配套設施。

居民新居入伙後,Ray與義工團隊又立即出動,解答街坊各方面的查詢,以及提供入伙迎新包和借出驗樓工具,幫助他們盡快地安頓下來。
海盈邨建成後,區內的交通配套亦備受街坊關注。就這一個議題,Ray則與深水埗區議員梁文廣一同視察社區,多次與政府部門及九巴公司會面,反映居民的需求,讓社區有更完善的交通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