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衡:將心比心 用心服務社區

初見張仲衡,這位34歲的年輕人風塵僕僕地剛從街站趕回辦事處,但仍予人溫文爾雅的感覺。大學畢業後,他因機緣巧合走上從政的道路,一做就是十年,現在已成為老練的社區工作者。

「2008年我大學畢業,很快找到一份日本公司的工作,收入不錯,工作環境也好,但不幸遇到金融海嘯,入職才三個月就失去了工作。」張仲衡回憶起十年前的往事,就像在說昨天發生的故事, 「當時我有一位同學剛好是立法會兼區議會議員黃容根的助理,就把我介紹給黃容根,從此我也踏上了政治工作的路。」

黃容根、鍾樹根是啟蒙老師

在張仲衡心目中,黃容根不僅是一位好僱主,更是一位老師,跟隨黃容根的兩年,讓他自己從內到外發生了巨大變化, 「我原本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喜歡說話,喜歡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做事。但黃議員告訴我做地區工作一定要學會與人溝通,特別提醒我: 『要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黃容根的這句話讓張仲衡受益良多。他說: 「當我為長者服務時,我學會了站在80歲婆婆的立場看問題,那樣就會知道一些長者設施的重要性;當我為學生服務時,也會站在他們的立場去看問題,就會知道學生也有他們關心的事務。」 跟着黃容根做了兩年的議員助理,張仲衡由一個不熟悉政治工作的年輕人,開始成為突破自我、熱心服務社區的年輕人。

後來,張仲衡又成為立法會議員鍾樹根的議員助理。他說: 「鍾議員是我從政的另一位老師。他教會我的另一句話是 『要用心去做』,意思是為街坊做事,成功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好它。」

1418QC004_
▲張仲衡上門探訪街坊

夜間巡區找出鼠患根源

可以說,黃容根和鍾樹根是兩位對張仲衡影響最大的師長,張仲衡從他們身上學會了如何做好社區工作,以及更加投入到社區服務的工作中。

張仲衡後來選擇加入了工聯會,到土瓜灣馬坑區服務市民。憑着 「將心比心」和 「用心做事」這兩句話,他在該區贏得了許多街坊的支持。

「土瓜灣區有很多老鼠,我喜歡夜間巡區,察看人少了以後,社區會否出現一些平日見不到的問題,後來我發現土瓜灣區的老鼠真的有很多。」因為發現鼠患問題嚴重的問題,張仲衡與工聯會在近一段時期為社區做了許多滅鼠的工作, 「我們開班教居民用滅鼠工具,又派漂白水、老鼠膠,讓大家一起去滅鼠,鼠患問題就改善了。」

1418QC006_
▲張仲衡舉辦電影觀賞活動,關懷小朋友

爭取鴻光街、永耀街重建

張仲衡認為,從政與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除了是服務社區,最重要的是要能帶領街坊一起改善社區, 「服務社區,普通的社工或NGO也可以做到。社區的政治工作者超越社工和NGO的,是要有帶領民眾去改善社區的能力。」

張仲衡憶述,他最初到社區工作,未能得到一些街坊認同,不會響應他的呼籲,而他取得街坊認同的秘訣是要深入了解社區,了解街坊的需求, 「當你說到街坊所想,說到他們關注的事情,他們就願意聆聽;當你能夠做到街坊想做的事,他們就會響應號召。」

現時張仲衡在馬頭坑區已經工作了三年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協助街坊爭取鴻光街、永耀街的重建項目,他希望重建項目最終能讓市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 「能為居民做點事,是我最大的滿足!」

1418QC005_
▲張仲衡舉辦簽名活動,收集市民意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