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同業協會 同時為逾200長者按摩 破世界紀錄

一提起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許多人都以為只是一個服務於化妝美容業界的商會組織。其實不然。該組織在為業界提供支援的同時,亦透過舉辦各種活動,積極回饋社會。

為視障女士打扮 帶出傷健共融信息

「我們在前幾屆開始組成不同的委員會,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做社會責任,如有一個項目叫作 『同心圓計劃』,幫助婦女在個人、家庭、事業和社交上能有平衡發展。」協會監事長及首席執行顧問何紹忠日前接受《龍週》訪問,大談協會近年在公益事務上的發展。

以前年為例,協會就與失明人互聯會合作,為6位視障女士悉心打扮,並聯同6位美容業界知名女士,如本屆會長陳郭詩慧、榮譽會長鄭明明等,12人齊齊穿上旗袍,拍攝了一輯高貴華麗的旗袍造型照,帶出傷健共融的信息。 「有些人好奇問失明人士怎麼看事物呢?但其實他們能聽到,而且內心很強大,只是需要社會認同而已。」何紹忠表示,協會藉着這活動令視障婦女覺得自己及其家人都覺得她們漂亮,再加上她們各自背後的故事,結合照片輯錄成書在書展出售,結果籌得20多萬善款捐助失明人互聯會。

螢幕快照 2018-08-13 上午11.15.12

其他社會服務方面,何紹忠舉例說,早前國際香薰學會來港舉行年會,協會也把握機會跟他們合作,集合200多位本港和外地香薰師,一起為200多位老人家做手部按摩,並成功打破世界紀錄。

088QC005_
▲協會集合200多位香薰師一起為老人家做手部按摩,並成功破了世界紀錄

成立近40年 擁5千會員

過去幾十年,本港美容業變化巨大,由早期專做進口化妝品,到後來逐漸引入美容。加入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多年並曾任會長的何紹忠可謂見證了整個行業的演變過程。

他說: 「香港最初只有品牌和化妝小姐,連美容也沒有,後期發展到藥房賣化妝品。當時我們的會員以華人代理公司和藥房為主。」其後,莎莎在1980年開設第一間店舖,以自助形式售賣化妝品,帶起整個行業改變,衍生出大批從業員, 「以前只有入口、化妝小姐,但莎莎這麼大型的零售商,還有銷售、培訓、物流、進貨等職務。」

何紹忠表示,第二個轉變是美容業,以前的操作模式是前店售賣化妝品,後舖做美容,後來慢慢變得專業化,出現專做美容的店舖,以及現在流行的水療和醫學美容。

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成立於1980年,會址位於旺中帶靜的尖沙咀山林道一幢舊式商業大廈內。何紹忠說,這是協會成立早期購買的地方,辦事處空間雖小,卻無阻其在業界支援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強大力量,時至今日已有5000多會員。每當有聲稱某款產品成分檢測不合格的相關報道出現,協會便成為會員的重要後盾,迅速集合會內相關專家的意見,作出解釋及澄清。

088QC001_
▲何紹忠接受《龍週》訪問時,詳談他們近年在公益事務上的發展

盼未來發展科研

不過,隨着化妝美容業在港不斷擴展,協會亦面臨不少挑戰及機遇。何紹忠說,近期他們主要着力處理政府對業界在幾個方面的規管,例如設立購買美容服務冷靜期,他們希望是自願性質,再配合一系列措施,否則難以真正保障消費者。另外是涉及中醫藥產品以及醫療儀器的管制,這都正在跟當局商討。

何紹忠認為,將來大灣區規劃落實後,對本港美容業界是一大機遇,特別是本港在化妝品檢測的表現向來出色,而協會的化妝品製造和科研委員會亦與創科局聯繫密切,並跟內地業界有很多交流,協會期望這能加強本港業界發展。

088QC006_
▲協會會員團結齊心,一同為業界爭取權益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