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細節 洗出健康

本版主持:炎炎夏日,不少市民都會通過洗澡消暑。不過,夏天洗澡也有很多講究,如果市民多加留意以下五大洗澡細節,就不但可以洗澡消暑,還能洗出健康。

1.水溫要適宜
夏天炎熱,不少人喜歡用凍水沖洗全身,但這樣做短時間內會對身體機能造成衝擊,損傷身體軟組織;時間長了,更會對身體的各個關節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所以洗澡的水溫最好控制在攝氏35至39度之間,水溫過高會洗去皮膚表面油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水溫過熱還會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體表血液量驟增,心臟和大腦的血液供應減少,會導致缺氧,甚至昏倒。

2.飯前飯後勿洗澡
飯前胃內的食物基本上已經被消化殆盡,這時人體的血糖低於正常水平,處於一種半飢餓的狀態,此時若洗澡,極易產生低血糖頭昏,甚至昏厥。而飯後洗澡危害更大,因洗澡皮膚血管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在體表,腹腔供血就會相應減少,這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營養的吸收,胃腸功能紊亂。

3.運動後勿洗澡
運動過後立刻用冷水洗澡,是極不好的習慣。因為活動之後馬上洗澡很容易受涼感冒,而且此時血液集中在肌肉組織中,皮膚血管擴張,血液過多的集中在肌肉和皮膚中,大腦和心臟的供血就會不足,容易出現胸悶、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時間一長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

4.沐浴應有序
洗澡應遵循先洗臉、再洗澡、後洗頭的順序。因為進入浴室開啟熱水後,熱水就會產生熱氣,人體的毛孔遇熱就會擴張,這時是清洗臉部的最佳時間,否則臉上的一些髒東西就會趁機潛入毛孔,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黑頭等情況。而頭髮經過蒸氣和水的滋潤過後會顯得鬆軟,此時便是清理頭髮的最佳時期。

5.擦身力度要適宜
沐浴摩擦身體的力度一定要適宜,用硬毛巾等物品亂擦皮膚乃是大忌。沐浴時,可以雙手自下而上地按摩全身皮膚,這種反覆的逆向摩擦,可以起到按摩保健的作用,能清除皮膚表面遺留髒物,幫助皮膚和肌肉緩解疲勞,促進皮膚的良性血液循環,還能減輕和延緩皮膚鬆弛。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