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影響生命 不忘社工初心 黃萬成

2011年獲特首頒授榮譽勳章、2018年獲《公益時報》評選為中國十大社工人物黃萬成投身社福界近40年,從懵懵懂懂的青年義工成為專業外展社工,擔任過油尖旺區區議員,獲榮譽嘉獎無數,為人服務的熱忱越來越堅定,現在更在一間無政府恆常資助的慈善機構擔任總幹事。黃萬成近日接受《龍週》專訪,分享前線工作多年的經歷,勉勵社福界同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成為「北斗星」助人重拾目標

「我一開始也不知道社工的具體工作是什麼。」黃萬成小時候看劉松仁主演的電視劇《北斗星》,由於年紀太小,只是模糊地認識到「社工是好人」。但或許是潛意識中受到主角影響,挽救迷失青年的工作在他心中埋下種子。中學時一次聚會,黃萬成無意中看到有街外小朋友在偷大家吃剩的食物,「當時感觸很深,繁榮的香港其實存在陰暗面,許多有困難的人需要人扶一把。」

一個簡單的想法,促使黃萬成入讀社工系,1988年在中文大學畢業,當時香港只有兩間大學,大學生就業有很多選擇,社工薪酬並不高,但黃萬成依然選擇做外展社工。「一來有挑戰性,二來幫到人。」每日面對邊緣青年,見過吸毒人士浪子回頭,堅持成功戒毒,也見過女學生被不法分子欺騙感情,自甘墮落。

「相信人會改變,要有這個信念才能堅持下來。」黃萬成接觸眾多案例,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逃學「慣犯」,原來無心向學,在他勸阻下,嘗試讀夜校、通過了會考,最後甚至考上警察,在警察學院畢業時邀請黃萬成到場觀禮,「看到穿制服的他,那一刻很激動。」這見證了黃萬成真正成為「北斗星」,幫助迷失方向的人重尋人生目標。

▲黃萬成希望透過不同公職代表社福界發聲

踏出社福界 影響更深更廣

對工作充滿熱誠的黃萬成,很快晉升為外展隊隊長,負責督導社工,其後又任職服務主任。慢慢地,他的眼界變得更寬廣。黃萬成說,做社工接觸100個個案,最多影響100個人,「當你管理一個團隊,甚至規劃一間機構的發展方向,透過平台可以影響幾千人、幾萬人。」

黃萬成曾做過八年油尖旺區區議員,談起這段踏出「舒適圈」的經歷,他有許多感悟。與社福機構不同,議會有來自不同界別的人,議員工作涉及的範圍很廣,需要了解居民、業主、公私營機構等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用更開放包容的態度處理問題。區議員的工作也讓他更深刻地意識到「有位才能有為」。

至今,黃萬成擔任公職越來越多:2021年選舉委員會委員、現任勞福局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委員。他希望,能在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中代表社福界發聲,從而影響涉及700多萬人的政策。

同時,黃萬成感到任重道遠,初心也越發堅定。在社福界努力30多年,陪伴市民捱過沙士,疫情期間也擔任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副秘書長一職,組織派防疫物資、探訪獨居長者等不在話下。即便現在是慈善機構總幹事,大大小小的義工活動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黃萬成坦言,他最開心的時刻依然是透過工作,能讓人感到溫暖,不知不覺改變人的想法,甚至是社會因而變得更好。

▲黃萬成探訪長者​

黃萬成目前在母校中文大學的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做社會服務專業顧問,不時獲邀與社工系師弟師妹分享。看著這班年輕的社福界新血,他就像看到當年的自己,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影響他們。

「不忘記做社工的初心,無論有多少困難,總要相信你有能力改變。」這是黃萬成的信念。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