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公佈完善區議會改革建議,被反派對人士炒作民政專員權力過大。對此,有19年區議員經驗的九龍社團聯會黃大仙地區委員會主任、黃大仙北分區委員會主席何漢文接受《龍週》訪問時反駁,地區專員在過往區議會本來就發揮很大的作用。事實上,區議會轄下的地區管理委員會主席就是由地區專員擔任,通過協調各政府部門來解決地區的問題和事務。
何漢文認為,將來區議會主席由地區專員兼任,最大好處是有助區議會發揮橋樑的作用,甚至可以很快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民生方面的意見。
他指出,從過去四年的實際情況來看,被攬炒派控制的黃大仙區議會陷入癱瘓。在沒有區議會之下,地區專員發揮了領導作用,其中一個例子是與地區團體在抗疫方面的合作,「我作為全港抗疫連線黃大仙區召集人,在抗疫的很多重要事件,如果沒有地區專員幫忙是解決不了的,例如義工介入檢測站維持秩序,有關檢測或抗疫用品要上樓,都是要透過地區專員和政府部門協調。」
何漢文認為,如果地區專員能夠統籌地區,包括在諮詢架構的區議會擔任主席,相信對未來地區行政以至區議會運作都能大大提升效能。
對於區議會參選人需向「三會」成員合共取得9張提名票,被指堵截有意參選的人士,何漢文不認同這種說法。他指出,「三會」成員大部分都是在地區事務有熟識的經驗,甚至很多是地區人士,只要是有心服務香港,符合「愛港者治港」原則,要找到提名並不難,而且相比立法會選委會界別提名,這容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