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鬧市一幢逾 50 年歷史的大廈內,有一間由香港女高音歌唱家吳玉芯創辦的樂苗藝舍。這天,吳玉芯在此接受《龍週》專訪。她精神矍鑠,坐在三角鋼琴邊隨手奏出一曲《我的祖國》,傳統名曲《茉莉花》更是張口就來。她笑言,從事兒童音樂工作,使人活力充沛,有「不老」之感。
「如果愛是人類永恆的需要,那麼,音樂就是生命中的營養素,不變的伴侶。」吳玉芯說,這是她一生的寫照,被音樂滋養的一生。

音樂是生命的營養素
去年七月,《來自故鄉的歌》唱片出版發布會在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演奏廳舉行,當晚吳玉芯以西方美聲演唱中、英、法版本的《茉莉花》等經典民歌,以及指揮代表香港精神的名曲《獅子山下》。
籌備這張唱片及歌集花了十年時間,「自己用了三年挑選24首經典歌曲,之後再翻譯成英語及配曲。」唱片裡的10首中國民歌,包括《鳳陽花鼓》《康定情歌》《讀書郎》等,從幼兒至專業人士都適合演唱。
「在香港音樂教育中接觸西洋樂範疇較多,對中國傳統歌曲普遍不熟悉。」因此,吳玉芯推出這一唱片的初衷是希望在中華文化的傳承中盡一分力。
而在這橫跨十年的工程中,吳玉芯還曾於2019年在觀塘遇到嚴重車禍受重傷,差點未能完成心願。她憶述,「生死關頭,想完成這張唱片,成為我最強大的求生意志。」吳玉芯說,疫情後,她期望帶著唱片到世界各地推廣,介紹和傳承中國優秀的歌曲。

演唱足跡遍佈世界
吳玉芯入行並不算早,中學畢業後她曾全職做了七年音樂教師,同時完成四年香港聯合音樂學院的本科課程。其後決心深造,以唱歌為生,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聲樂院士文憑,並在1988年遠赴法國巴黎歐洲音樂學院,拜師演唱家Irma Kolassi,並獲得專業演唱文憑。
返港後,吳玉芯一直活躍於舞台演唱、聲樂教學及合唱活動的推廣,演唱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每次演出,吳玉芯都會精心演繹獨具中國特色的歌曲,「因為我到別的國家演唱,希望介紹一些特別的歌曲呈現給當地觀眾。」
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吳玉芯獲波蘭蕭邦文化交流基金會之邀,在波蘭三個城市演出。演出反響熱烈,不少觀眾是曾在中國任教的教授,對中華文化極為喜愛,散場後觀眾湧過來爭相要與吳玉芯合照。
另一場2018年在塞爾維亞的演出,吳玉芯記得她演唱了三首歌曲,最後一首是用塞爾維亞語演唱《茉莉花》,當時有一位叔叔拿著一束鮮花,站在那歌聲裡良久,待她唱完獻給她。那身影,吳玉芯至今仍記憶猶新。她總覺得音樂藝術有種魔力,能夠穿透語言、文化的差異,撫慰人心,令彼此緊密連結。

中學同學是啟蒙老師
追溯吳玉芯對於音樂的興趣養成,中學一班文藝少女功不可沒。她就讀於九龍塘一間教會學校,與身邊一眾同學熱愛作詩、唱歌,「我們每天午餐會很快吃完然後跑到學校六樓的禮拜堂唱歌。」那時有位同學鋼琴考完八級,得閒便會教吳玉芯,成為她的「啟蒙老師」,最後還將鋼琴以500元轉賣給她。
「這筆錢是我爸爸借給我的,我後來做了兩份暑假工把錢還給他。」吳玉芯說,這對她而言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想要什麼就要靠自己努力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