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現已停刊的《蘋果日報》一直在無理「狙擊」九龍社團聯會觀塘地區委員會主任黃春平,對他來自內地、曾在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工作的經歷進行造謠抹黑。這讓黃春平下定決心,鼓足幹勁要以更具誠意的社會服務,來回應一切的不實傳言。
2011年區議會選舉便是一次有力回擊,不被看好的黃春平擊敗呼聲甚高的民主黨對手,成功當選觀塘(秀茂坪北選)區議員,讓反對聲音一片愕然。但正如看到報紙的街坊所說:「那又怎樣?他確實踏踏實實做實事,比誰都認真。」
勤奮服務街坊 皮鞋都穿爛
大約千禧年後,黃春平加入觀塘民聯會擔任副總幹事,這是一間紮根觀塘、歷史悠久的地區團體,之後跟著時任民聯會理事長、觀塘(秀茂坪南區)議員的伍兆祥做助理,學習處理地區事務。
黃春平接受《龍週》專訪時,將伍兆祥稱作「師傅」,「他曾叮囑我,做地區服務最重要的是用心聆聽、誠心做事。」這八個字,被黃春平印在了他的卡片上,牢記於心。
起初工作展開並不很順利,反對派諷刺黃春平是「大陸仔」,但他不以為意,兀自耐心地「揼石仔」,凡事親力親為,小到幫長者通廁所、換燈泡,大到協助處理內地與香港兩地婚姻手續和解釋政策等。
黃春平始終相信,日復一日的毅力與誠意,足以打破任何偏見,收穫民心。這麼多年來,黃春平面對質疑的態度始終如一:「我一定要比他們做得更好,更用心地服務,讓他們認同我的工作。」
「我服務的區一共有10座大廈,每座有800戶人家。我每戶都去過不少於4遍。」黃春平對這些數字爛熟於心,他記得當時買了一雙以結實著稱的Timberland皮鞋,都在不間斷的家訪過程中穿爛,「只要街坊找到我,只要我能幫的,我都會盡力去幫。」

為民服務成為一種信念
在黃春平長逾20年的社區服務經歷裡,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冬夜,剛要結束在路邊服務點的工作準備收工,有個街坊求助說鄰居阿伯出門倒垃圾沒帶鑰匙,被關在門外,且沒穿厚衫。
黃春平聞言趕緊去查看,並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凍得發抖的阿伯身上,又找人幫忙開鎖,「雖然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我幫到他,我自己也感到很安心。」
事實上,在街坊有需要的時刻,黃春平從未缺席。2020年疫情爆發,黃春平先後找來幾批口罩、酒精搓手液等防疫用品派發給市民,而當第五波疫情來襲,不少街坊因確診在家求助無門,黃春平又與義工一起,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買藥、買生活用品及口糧送至求助者家門口。
用黃春平的話說,為民服務已成為他的一種信念。

參與夏寶龍九龍灣飲茶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在港考察期間,曾到九龍灣一間茶樓飲茶,黃春平亦參與其中。當天的情境他仍歷歷在目,「我們在裡面一桌,外面還有大約十幾桌茶客在飲茶。夏主任很隨和、親民,跟每一桌街坊都打招呼。」
傾談中,黃春平向夏寶龍匯報了現階段觀塘區關愛隊組建以及社區服務情況。夏寶龍亦肯定黃春平等地區工作者為民服務的工作,希望大家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好反映民意及服務市民。這次飲茶經歷,讓黃春平更堅定明確自己的服務理念,就是要為市民安居樂業、社區和諧、香港繁榮穩定出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