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嶺村寮屋重建 議員促妥善安置居民

政府前幾年提出重建九龍東的茶果嶺村、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三條市區寮屋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近日開會,討論茶果嶺村發展項目相關事宜。多個茶果嶺居民體團到立法會外請願,有議員促請政府妥善安置受影響的居民。

居民要求免經濟審查原區安置

請願團體收集了421個村民簽名,期望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和發展局能跟進多項問題,包括向受影響居民提供免經濟審查原區安置房委會公屋選項、預留可銜接清拆時間的安置選項屋邨供受影響居民入住,以及保育茶果嶺村傳統歷史及文化等。

多名議員批評政府與居民溝通不足,要求加強交流;亦有議員關注政府能否讓茶果嶺村居民原區安置。政府則回應指,單位落成需時,難以配合居民遷出時間。

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一直有跟進茶果嶺村居民的安置問題,他在3月中才跟政府官員會面,表達關注。

鄧家彪接受《龍週》記者訪問時表示,重建茶果嶺村有助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政府應妥善安置受影響的居民,這也是居民最關注的問題。「既然政府已凍結人口,即是確認了他們合法長期居住,所以應該無條件給予受影響居民的合理居所。」

鄧家彪表示,政府在安置方面應該彈性處理,因為這是拆遷而出現的需要,所以在安排公營房屋時就不應再審查收入和資產。另一個關注的問題是原區安置問題,這一點是可以做得到的,但就難以做到無縫安置,可以提供受影響居民租金津貼,待重建完成後,讓居民有選擇權可搬回原址所建的公營房屋。

▲多個茶果嶺居民體團到立法會外請願

約1500人受影響 居民明年起須遷出

根據政府提交立法會文件,茶果嶺村發展項目佔地約8.9公頃,提供約4500個公營房屋單位,可容納約12,600人。項目將涉及收回約0.25公頃的私人土地,並清理約8.65公頃政府土地。

根據政府資料,相關的私人和政府土地上共有約850個住戶,涉及約1500人,另外有約26個業務經營者,涉及清拆約1500個大部分為寮屋的臨時構築物。

政府指,居民要在2024年起遷出,正準備賠償或安置等工作。合資格住戶可選擇房委會的「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入住房委會轄下的公屋單位,或選擇2018年新引入的「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入住由房協發展和管理的專用安置屋邨。另外,所有在清拆前登記記錄在案的住戶,均可獲發住戶搬遷津貼。

重建茶果嶺村及發展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將是九龍東未來一大發展重點。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則會發展3座住宅,預計提供約2,250個居屋單位,容納約6,400人。兩個項目共六千多個單位,預計2030年起陸續入伙,工程建設費用超過17億。

▲鄧家彪向政府官員表達關注茶果嶺村居民的安置問題

全港仍有近38萬間寮屋

寮屋問題由港英政府年代遺留至今。資料顯示,現時本港仍有近38萬間,分布於港九新界多處,部分住戶的居住環境比劏房更惡劣。有立法會議員表示,各區仍有不少環境惡劣的寮屋,希望政府能正視問題。

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重建九龍東的茶果嶺村、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三條市區寮屋村,其中茶果嶺村是最先清拆。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