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顥懷 中年逐夢 為時未晚

距離結束《中年好聲音》的錄製已過去數月有餘,鄧顥懷 Roy 有時走在路上、到茶餐廳食飯,還是會被一些觀眾認出,甚至有人僅憑一把聲就認出是他。這讓 Roy 感到欣喜,亦感恩,「能被人記住這麼久。」而另一些時候,看到昔日一同晉級的參賽者繼續在鏡頭前過關斬將,台風日益成熟,儼然一副明星樣,他又不免失落。

「有句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坐在奧運一間Cafe,Roy接受《龍週》專訪時這樣感嘆,無論是年少在悉尼求學參加新秀賽,抑或中年再度出發,他已酣暢圓夢,心滿意足。

自幼萌生歌手夢 想找到自己風格

13歲那年,Roy隨父母移民澳洲。據Roy母親回憶,他幼年便展露出音樂天賦,3歲就能跟著電視唱《倚天屠龍記》主題曲;加上Roy生得高大靚仔,嗓音又似張學友,朋友都覺得這是顆明日之星。

1998年,Roy在悉尼讀大學期間參加同樣由TVB主辦的全球華人新秀歌唱比賽,唱的便是張學友的《吻別》和《深海》,然而比賽成績未如理想,不過Roy並未執著於此,畢竟他生於一個傳統的香港家庭,「在那個年代,在父母眼中做歌星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要找一些有保障的工作。」於是Roy繼續學業,大學畢業後投身IT行業,又因興趣做起紅酒貿易生意,人生也算是順風順水。

直至20多年後,改變軌跡的命運抉擇再度來到眼前,這時的Roy已步入中年,他與一班朋友合計「再試一次,幾十歲了也是最後一次了。」最後只得他一人入圍,「那就繼續玩下去了」。

這一回,憑藉精彩詮釋張學友的歌曲,Roy脫穎而出,從3000多名參賽者裡一路衝入50強,甚至被觀眾認為是「大熱人選」。「有觀眾說我唱得像張學友,從小到大很多人這樣說,但我還是想找到自己的風格。」 Roy唱歌全憑自學,「有時覺得自己到了瓶頸位,我會想如果我有訓練過,也許今日可以再上一層樓。」但整體而言,他對今次表現滿意,在那兩次表演裡,他一展歌喉被人聽見、看見,也被認可和記住。

參賽後初嚐走紅滋味 以新身分服務社會

憑藉《中年好聲音》小小走紅後,Roy逐漸接受媒體的採訪、髮型屋的贊助,也開始接到慈善演出和商演邀請。這促使他思考,如何利用新的身分更好地服務社會。

Roy本身是香港騰龍扶輪社創社社長,也是十大傑出青年選舉2015籌委會主席,長久以來從事不同範疇的社會工作,如舉辦籌款晚宴、搜購及派發物資等。他相信,相比普通人身分,如今有了一些社會關注度的他能做的事將會更多,「可以籌到更多款,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他計劃5月與《中年好聲音》的一班參賽者一起前往觀塘長者中心表演,「希望用音樂為他們帶來歡樂和陪伴。」

除此之外,教音樂的念頭也開始萌生,他原本以為從未接受過系統音樂訓練的自己,無法擔當此重任,但不斷有人來詢問可否跟他學習唱歌,於是Roy開始上網搜集資料研究如何教學,這一過程裡自己也學到新的知識,這給予他信心,目前正計劃與行內音樂人一起合辦音樂課程。

▲參賽後Roy多了演出機會

返港後加入青年商會 投身社會服務

2004年,Roy返港後便加入了騰龍青年商會。他說,這一個商會通過讓青年人服務社會而訓練他們包括管理、統籌在內的各項技能,比如組織義工服務、舉辦籌款晚宴、派發物資等。在青年商會學習了幾年後,Roy創辦了香港騰龍扶輪社,突破行業、階層限制服務有需要的人士,尤其是弱勢群體,而他們服務的重點區域就包括深水埗、觀塘等。

▲▼香港騰龍扶輪社「關心老友記」長者服務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