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計劃」 助非華裔青年融入社會

近年警隊除了撲滅罪行維護治安,也致力協助非華裔人士融入社會。其中,油尖警區在2013年展開「寶石計劃」,協助非華裔人士克服語言障礙、尋找理想職業,至今已有二十多名非華裔青年加入不同紀律部隊。

學員總數突破700人

「香港第一個非華裔消防員、第一個非華裔海關關員,都是我們的學員。」「寶石計劃」負責人洪嘉偉向《龍週》記者細數學員成就,指計劃成立至今已幫助不少非華裔青年找到理想工作。

洪嘉偉是警務處油尖區警民關係組社區聯絡主任,主要負責非華裔社群的聯絡工作。他說,以前非華裔人士不覺得中文重要,因為做的工作大都是外賣、地盤等藍領工作,「有人甚至問我紀律部隊是否會請他們?我說,一直都想請你們。」

所以,「寶石計劃」成立的目的是幫助16歲至25歲非華裔青年,學習中文並提升他們使用中文的能力。洪嘉偉認為,「寶石計劃」成功幫助非華裔青年投身紀律部隊,變成了其他非華裔人士的榜樣,令他們越來越重視中文,近年報名的人數也不斷上升。

「最初只有兩個人,現在的學員有四、五十人。」洪嘉偉說,成立至今學員總數已突破700人,計劃獲得學員以至社會各界的正面評價。

▲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參觀油麻地警署

走出課堂參與抗疫

洪嘉偉憶述計劃成立之初單純是搞一個中文班這麼簡單,希望改善非華裔社群的中文能力。但經過近十年演變,「寶石計劃」已經走出了課堂。

「現在已不單是中文班,還有體能訓練,我們會找一些專業體能教官來教。」洪嘉偉說,只要學員想學,都會想辦法安排,之前亦有舉辦過拳擊、跆拳道等。

洪嘉偉表示,雖然課堂只有一位正式老師,但還有一班由警察組成的百人義工隊輔助,「我們不是分高低班,而是根據學員的程度給予適當的卷。可能一個義工對兩個學生,教導中文。」他笑說,逢周六開班的中文班就像花墟一樣墟冚。

雖然計劃的目標是16歲至25歲非華裔青年,但洪嘉偉說來者不拒,目前年齡最大的學員是四十多歲,「他是做烏克蘭語翻譯的,在警局做翻譯時看到我們的海報,想學中文。」中文班目前已分成兩個班,一個是15歲或以下,一個是超過15歲。

新冠疫情下,「寶石計劃」的學員也走出了課堂。洪嘉偉說,現在有很多「突發活動」,學員亦參加不同的抗疫義工,例如到方艙醫院、疫苗接種中心做義工;在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時,會組織學員幫同鄉填寫申請表。而在平時,洪嘉偉還會帶學員去行山、去海灘清理垃圾等,這些非華裔學員已經慢慢融入社會,貢獻所長。

▲每個星期六舉行中文班

考到紀律部隊光宗耀祖

非華裔社群由於語言障礙,一般從事外賣、地盤工作,能夠考到紀律部隊往往感到很光榮。「有一個菲律賓學生是香港首位菲律賓裔警察,菲律賓電視台都來訪問他,覺得光宗耀祖。」洪嘉偉說。

洪嘉偉表示,政府部門和私人機構其實也想招聘一些非華裔人士,他亦曾收到本地大型地產發展商的查詢。不久前,海關曾來舉行招募講座,稍後還會有懲教署、消防處等,「現在很多紀律部隊都希望招聘多些不同的非華裔人士,我們未來都會和不同紀律部隊合作。」

▲一班現職紀律部隊在消防訓練學校分享會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