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遊香港—清朝秀才的賞你遊

「梅子林間再一行,流連不覺到茅坪;迴環聳翠多奇景,黃竹山高不必驚」,某日一位籍貫東莞客家的劉女士路經創意館,用清亮客語歌聲唱響了《圍名歌》,短短一節歌詞已經出現了現存的賞郊勝地,原來作為本地非遺之一的《圍名歌》竟是清代港人的旅發局文宣稿:以歌詞介紹如畫風光。

《圍名歌》是描寫香港客家村落的歌謠,現存共有四部,分別以西貢、荃灣、大埔及九龍四處為主題,合稱《新界竹枝詞》,內容主要描述西貢及其附近地區地方特色,歌唱語言是客家話,2014年獲收錄至《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編號為「2.16」。《圍名歌》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前清秀才許永慶與羅文祥合作編寫,前者是居於沙田瀝源的客籍私塾老師,後者則是居於沙田火炭九肚村的廣府籍私塾老師。由於當年未有普及教育,許羅二人教習村民傳唱後,未能斷文認字的村民仍以歷代口耳相傳方式,讓子孫後代認識本地風物,不覺已傳唱百年。後因常規教育出現,加上交通日益先進,以地理為基礎的《圍名歌》逐漸被遺忘,與客家話、客家族群衣飾及歌曲本身都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急待復育。時至今日,本地地貌風光和人民的生活方式與當年大相徑庭,《圍名歌》竟就成了掌故專家及本地歷史學者研究舊時香港的重要素材。即便不諳客家語言,我們亦可透過圍名歌富有詩意的歌詞中,想像往昔景致,了解社會變遷。

▲本地客家村民對《圍名歌》有印象,但大都不懂詠唱,而年輕的一代對《圍名歌》更感陌生。至於非居住在村落裡的大部分香港市民,對《圍名歌》的認知更少。

現存唯一的文字版本是由林瑞鴻手抄的《各款雜詩》傳下,近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學者程中山博士重新校註。後來創意館歷史顧問、客家文化研究工作者徐月清(清姐)機緣巧合地從葉賜光博士有關西貢山歌的錄音中,聽到母親李帶女士親口詠唱的《圍名歌》,自此她展開深入研究。經過多年整合考證,徐女士不但將圍名歌歌詞作出修正,更悉心手繪出「圍名歌遊歷圖」,好讓我們能以地圖對應歌詞,來一趟唱遊之旅。

▲創意館的《圍名歌》資料收錄從《香港西貢及其鄰近地區歌謠》、《香港竹枝詞選》、《沙田古今風貌》所載版本,輔以徐月清女士(已故)的口述史料修訂而成,共224句,寫的是新界及「新九龍」各地及其附近地區地方的風土人情。
▲「何人來接孟公屋,風物人倫亦蔚然」、「烏龜沙上景盤桓,大水坑源水一灣」譜寫西貢孟公屋村成氏與沙田大水坑村張氏二族「成張一家親」的故事,他們三百年來都以「年初二舞麒麟」作為慶新歲活動,也是非遺項目之一。

簡介: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是東九龍民間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中心,以社企模式營運,為公眾、學校及機構提供工作坊,推行各類藝術、文化及教育活動。

主辦機構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於2010年起向政府承租原海濱學校校舍,並將之活化成為藝文平台,將海濱學校的教育功能繼續承傳。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Kowloon Post 龍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